草莓黄萎病是草莓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之一,在草莓产地普遍发生,除危害草莓外,还危害茄子、番茄、甜瓜、黄瓜和棉花等作物。
1、莓黄萎病病原及症状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轮枝孢属侵染所致。草莓黄萎病染病植株新生叶变黄绿色,并扭曲成舟形,表面粗糙无光泽。三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叶变小而成畸形叶。畸形叶多发生在植株的一侧,呈现“半身凋萎”症状。继而下部叶变黄褐色,上部叶自叶缘开始干枯,直至全株死亡。切开被害株根茎、叶柄、果柄横切面,可见维管束褐变。根系减少,根变为黑褐色,甚至腐败,但中心柱不变色。与草莓枯萎病的区别在于黄萎病夏季高温季节不发病,心叶不畸形黄化。
2、莓黄萎病发病规律
病菌在寄主病残体内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或拟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可存活6~8年,带菌土壤是病害侵染的主要来源。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助带病母株、土壤、水源及农具等进行传播,从植株根部伤口或直接从幼根的表皮和根毛侵入,在植株维管束内繁殖,不断扩散到植株叶及根系,引起植株系统性发病,干枯死亡。病菌喜温暖潮湿环境,发病适宜气候条件为25℃~28℃,相对湿度60%~85%。草莓黄萎病的发病盛期在育苗中后期、假植期和定植初期。此病危害性大,是顽固性土传病害。土壤通透性差,过干过湿、多年连作、氮肥过多或有线虫为害的地块易导致黄萎病的严重发生。
3、莓黄萎病防治方法
(1)实行草莓与水稻轮作,避免连作重茬。
(2)采用抗病性较强的章姬、红颊等品种。
(3)病残体,及时烧毁。
(4)药剂防治。在草莓种植前用80%氯化苦或太阳能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再育苗和定植,效果良好;种植后用0.2%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滴灌土壤,当年和第二年都有明显效果;对发病地在发病初期也可用10%多抗灵水剂80倍液浇灌防治。
(5)移栽时可用20%苯来特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300~4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300倍液浸根或栽后灌根。
回答者:小飞 时间:2014/12/1
0
(1)实行草莓与水稻轮作,避免连作重茬。
(2)采用抗病性较强的章姬、红颊等品种。
(3)病残体,及时烧毁。
(4)药剂防治。在草莓种植前用80%氯化苦或太阳能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再育苗和定植,效果良好;种植后用0.2%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滴灌土壤,当年和第二年都有明显效果;对发病地在发病初期也可用10%多抗灵水剂80倍液浇灌防治。
(5)移栽时可用20%苯来特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300~4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300倍液浸根或栽后灌根。
回答者:小贺 时间:2017/6/1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