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也叫生地黄,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主产于我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大部分地区有栽培。秋季采挖,鲜用或干燥切片生用。熟地黄为生地黄经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切厚片用。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
生地的功效与作用
1.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2.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3.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4.养阴生津功效 :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如增液汤。
5.药用时煎服,10~30克,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回答者:小青 时间:2015/2/9
1
生地黄:性寒,功能凉血清热、滋阴、生津止渴,常用于热入营血、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
清热凉血。本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本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养阴生津。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本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熟地黄: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地黄具有抗辐射、保肝、降低血,糖、强心、止血、、抗真菌等作用,可应用于多种病症。
回答者:晶晶 时间:2017/5/2
0
1、藕节生地黄排骨汤
材料:鲜藕节100克、生地黄30克、黑木耳10克、蜜枣2个、猪排骨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洗净。藕节刮皮去须;蜜枣去核;猪排骨切段。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用。
功效:藕节有收敛止血、凉血散瘀的功效,为调理各种热性出血的食疗之物;生地黄能清热泻火、凉血养阴;黑木耳能润肠通便、凉血止血;加入甘润的蜜枣和补益的猪排骨为汤,能清热凉血、养阴止血,对秋暑干燥时的痔血者,及月经过多,或淋沥不尽兼见口干口苦、烦躁易怒、等有辅助作用。
禁忌:脾胃虚寒、经漏或血崩属气虚者慎用。
2、枸杞子生地黄粥
功效:滋补肝肾,养心。主治阴虚火旺型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心烦等。
材料:百合30克、生地15克、枸杞子12克、酸枣仁10克
做法:酸枣仁10克水煎取汁,入粳米100克煮粥。
用法:1剂/日,分早、晚2次温服。
3、生地黄粥
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适用于消渴病及热病后期,阴液耗伤,低热不退,劳热骨蒸,或高热心烦,口干作渴,口鼻出血。
材料:生地黄50克,大米100克,水1000毫升,冰糖100克 。
做法:取新鲜生地黄适量,洗净后切段,每次榨取生地黄汁约50毫升。或用于地黄60克煎取药汁,粳米加水煮沸后加入地黄汁,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服,空腹食。
禁忌:服此药粥时,忌吃葱白、韭菜、薤白及萝卜。
4、百合生地黄粥
功效:滋阴润肺,凉血宁心。适用于阴虚肺燥,咳嗽痰轿,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心中烦扰,夜寐不安,或经期衄血等症。
材料:百合30克,生地30克,粳米30克。
做法:先煎生地2次,取汁,与百合、粳米共煮粥。
用法:1日内服完。
5、生地黄煲水蟹
材料:生地黄50克、水蟹3只、蜜枣2枚、生姜2--3片。
做法:生地黄、蜜枣用清水洗净,并稍浸泡片刻;水蟹宰后,洗净。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此量可供2――3人食用。
功效:中医认为它有、添髓、养筋、通经络、利肢节、滋肝阴和充胃液之功,还认为有黄疸、眩晕、健忘、喉肿、疥癣、腰酸腿痛和风湿关节炎等症患的人,宜常食螃蟹。
回答者:晶晶 时间:2017/5/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