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麦生产中存在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就是在小麦生长后期,麦田不同程度地出现白穗现象,而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升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约,特别是沙壤土地和旱薄地较为严重。
小麦生长后期出现白穗的原因及其对策
近年来,由于小麦品种选用不合理、种植密度过高、生产管理不良等原因造成小麦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从而导致小麦白穗现象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砂土地发生更为严重。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对造成小麦白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小麦白穗的发生原因
1.1 小麦全蚀病
小麦茎基部和根部受全蚀病病菌侵染,造成小麦白穗。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均可遭全蚀病危害,苗期危害重。病菌由胚叶、节间及种子根等进入寄主组织内。幼苗期感病,初在根茎上形成黑褐色病斑;分蘖期感病无明显症状,严重时才表现植株低矮,黄叶偏多,根部变黑,类似于根部干旱缺肥症状;抽穗灌浆期感病,根茎会逐渐变黑,严重时小麦枯死,形成终的田间小麦白穗。
1.2 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也叫白穗病,以厚垣孢子和菌丝体在土壤中或病体中越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受该病危害,苗期危害尤其严重。病菌从胚芽、种子根、节间组织侵入寄主,植株受害后在叶片及茎基部形成黑褐色梭形斑或条斑,在根部产生黑色或褐色病斑,终因根系腐烂导致小麦田间产生白穗。
1.3 小麦纹枯病
该病也称立枯病、尖眼点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属土传病害。近年来,周口市秸秆还田面积增大,高水肥地增加,群体大,遇上高温高湿环境即感病,在周口市呈加重发生趋势。小麦全生育期均可感纹枯病,出苗时造成烂芽;苗期侵染基部叶鞘,形成边缘褐色云纹状病斑,拔节期病斑扩大,连接成片,形成花秆;病菌侵入茎秆,形成梭形病斑,严重时造成茎基部腐烂,引起植株枯死和白穗[2-4]。
1.4 小麦赤霉病
小麦穗部常感染赤霉病,一般在扬花期和灌浆期症状表现明显,成熟期成灾。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病原及雨水数量,一般在扬花期遭遇连续3 d以上阴雨天气则发生严重,病原越多,发病越重。
1.5 低温冻害
受低温冻害影响,弱春性品种分蘖及生长点冻死,穗粒发育不完全,籽粒无法形成。
1.6 地下害虫
生产水平的提高、耕作制度的改变、不科学的防治病虫害等造成了地下害虫发生逐年严重的趋势,遭受地下害虫危害的麦田常形成死苗、缺苗断垄。加之2012年春季气候条件特殊,地下害虫在周口市麦田危害早、时间长,危害之重为近10年之首:虫田率90%以上,被害株率5%~40%不等,造成大量死苗和后期死穗
1.7 机械或人为损伤
小麦茎秆受到机械或人为损伤,导致其失水无法提供营养而枯死,使小麦出现白穗。
二、小麦白穗的防治措施
2.1 农业防治
小麦白穗的农业防治措施如下:①合理轮作、间作套种、深耕细耙、精细整地,以减少田间菌源,促使植株健壮,以提高其对形成白穗各种病虫害的抵御能力。②多施用有机肥,配方肥料。合理利用氮、磷、钾增加小麦根系生长,提高抗病性,促进拮抗微生物的繁衍,提高小麦抗病能力。③选择适宜的品种,一般为国家审定或者省级审定的抗病小麦品种,从而减少发病几率。适期晚播使小麦苗期错过病菌侵染期,合理密植可以培育壮苗,通风性好,可明显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2.2 化学防治
根据病害发生情况,按推荐量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可选用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氟咯菌腈。病虫害混发区域,采用杀菌和杀虫混合的拌种剂。
回答者:小芳 时间:2015/3/24
0
一、浇好灌浆水。小麦灌浆期,是小麦需水临界期,因此,小麦扬花后10-15天应及时浇灌浆水,以小麦用水,同时可减少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但此时浇水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严禁在风雨天浇水,当天气预报2-3天内有4级以上大风时,应在大风过后再浇水,以防倒伏。麦黄期间至收获前10天内禁止浇水,以免引起断根烂根造成减产。
二、预防病害。小麦生长后期是多种病害高发期、重发期,重点防治锈病、白粉病,以叶片的绿色功能期。
1、小麦锈病。叶片表面出现红褐色的小斑点,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发现病情要及时防治。防治时每亩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6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35克、或30%戊唑醇悬浮剂10-15毫升,兑水30-45公斤喷洒,7-10天喷药一次。
2、白粉病。小麦下部叶片表面覆有一层白粉状霉层,严重地叶片干枯,使麦粒不饱满,麦田密度大、降雨多、氮肥充足发生较重。防治时可用15%的粉锈宁每亩100克,或12.5%的禾果利每亩30克,对水30-45公斤进行均匀喷雾。
三、及时治虫。后期虫害主要是蚜虫和红蜘蛛。
1、蚜虫。在蚜虫发生的初期每亩用3%啶虫脒乳油40-50毫升、或10%烯啶虫胺水乳剂10-20毫升、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6-20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克,兑水30-45公斤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再次防治要注意药剂的轮换。
2、红蜘蛛以成虫和幼虫吸食麦叶汁液,被害叶片布满黄白色斑点,以后斑点合并成斑块。防治时每亩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20毫升、或40%三唑磷乳油20-4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
四、预防干热风。干热风是小麦生育后期的一种常发性气象灾害,小麦受害后一般可减产5%-10%,个别严重的可达20%以上。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主要是由于高温、干旱、强风,使空气和土壤中的水大量蒸发,小麦体内的水份消耗很快,从而破坏叶绿素等色素,阻碍光合作用进行,从而使植株很快由下往上青干。在小麦开花至灌浆初期,用1%尿素溶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2%-4%过磷酸钙浸出液、或15-20%草木灰浸出液、或腐植酸类叶面肥喷施叶面,弥补小麦后期根系吸收的不足,预防或减轻干热风危害。一般5-7天喷1次,连喷2-3次。小麦防病治虫可与预防干热风同时进行,可起到一喷综防的效果。
回答者:宇博 时间:2017/11/1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