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资问答 > 大田 > 粮食 > 水稻苗床病害

水稻苗床病害

提问时间:2015/3/27匿名 | 分类:大田 | 浏览1868次
2个回答

近年来水稻种植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与种稻水平逐年提高是分不开的。俗话说“苗好八成粮”,足以说明了好的秧苗素质对水稻产量的重要性。想要培育理想的壮苗,严格苗床管理,做好水稻苗床上的健身防病工作至关重要。随着水稻种植年限的增加,水稻病害有向多样化、难治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解水稻苗床上的常见病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立枯病

立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苗期发病危害重,尤其是寒冷稻区早育苗发生较重。

1.1症状

幼苗叶片、叶鞘比正常苗短,叶片自上而下、由叶尖向基部逐渐枯黄致死,根灰白色,似水烫状,用手拔苗,茎基部易与地下稻谷断离。

1.2发病规律

主要由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过密、秧苗细弱等原因所致。

1.3防治方法

a.苗床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光照良好的地方育苗,盐碱地育苗设隔离层,洼地要深沟高床。

b.床土处理 置床和营养土要双调酸、消毒、施肥,使土壤PH在4.5-5.5之间。水稻壮秧剂可起到调酸、消毒、施肥、防病等多种作用。

c.苗床管理 要早期炼苗,提高秧苗抗病能力,并在1叶1心和2叶1心期浇酸水、喷瑞苗青药液来调酸消毒。

二、 青枯病

2.1症状

秧苗心叶青绿针状,随后全株叶片紧缩纵卷青枯,初期暗绿色,继而萎蔫枯死,茎基横断面呈浅黄色,根部表皮易脱落,根毛少,叶尖吐水少或不吐水。

2.2发病规律

秧苗在离乳期时,养分来源处于转折点,持续低温转高温时,因温差过大,秧苗素质弱,根系衰弱,苗体失水所致。

2.3防治措施

要早期炼苗,提高秧苗素质,当低温转晴时,提早通风,及时浇酸水和瑞苗青药液,病情严重时,提早移栽,改善环境,促进康复。

三、 恶苗病

水稻恶苗病又叫徒长病,由稻藤仓赤霉菌引起,主要引起秧苗及成株徒长。

3.1症状

从秧苗到抽穗均可发病。秧苗期发病,病苗一般高出健苗1/3左右,部分病苗移栽前后死亡。移栽后1个月左右发病,病株茎秆细高,少分蘖或不分蘖,下部叶片发黄,上部叶片开张角度大,拔节早,节间长,节部弯曲变褐,下部茎节长出倒生根系。病株提早抽穗或不抽穗,严重时病株死亡,其上产生粉红色分生孢子。

3.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种子上越冬,种子传染为主,其次是带菌稻草。受伤种子、受伤秧苗、旱育秧、干田拔秧均可加重病害发生。土温高于30℃,湿度低,有利发病。

3.3防治方法

a.选用无病种子,建立无病种子田,避免脱粒时损伤种子。

b.种子消毒处理是防治水稻恶苗病的重要措施。

c.不用稻草做田间覆盖物。

d.及时拔除田间病株。

四、 稻瘟病

4.1症状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秧苗3叶期以前发病为苗瘟,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4.2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 菌丝生长温度8~37 ℃, 适温度26~28 ℃。孢子形成温限10~35 ℃,以25~28 ℃适,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 h。适宜温度才能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品种抗性因地区、季节、种植年限和生理小种不

4.3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2) 搞好播种前种子处理。 用56 ℃温汤浸种5 min。用70%甲基硫菌灵(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 d 。也可用1%石灰水浸种,10~15 ℃浸6 d ,20~25 ℃浸1~2 d,石灰水层高出稻种15 cm, 静置,捞出后清水冲洗3~4 次。用2% 福尔马林浸种20~30 min,然后用薄膜覆盖闷种3 h。(3)适当稀植,培育壮秧,避免氮肥施用过多、过晚,应增施有机肥、含硅复合肥,控制稻株群体生长过旺,保持稻株清秀老健。增强抗病力。(4)药剂防治: 抓住关键时期,适时用药。每亩用3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75~110 g对水50 kg喷施; 或者在水稻3~4叶期、移栽前5 d每667 m2用克瘟灵20 g对水50 kg常规喷雾。

五、白芽病

水稻白芽病一般是由于苗床湿度大,氧气不足,气温较低,光照不足,覆土较厚,芽鞘徒长,叶绿素难于形成,成为白色芽,通称白芽病。可晾床增温,除去地膜,提高光照来尽快缓解。

六、白化苗

水稻白化苗有两种,一种是生理病害,一般零星出现,叶片出生即白,全苗多在三叶期枯死。一种是低温引起叶绿素分解所致,一般是从叶尖开始由黄变白,此时若气温转暖,水肥充足,还可恢复生长。

七、 水稻烂秧

水稻烂秧是烂种、烂芽和烂苗的总称,分为生理性烂秧和病理性烂秧。

生理性烂秧可分: (1)烂种: 播种后,尚未发芽种子就腐烂了; (2)烂芽: 芽谷下田后,尚未转青就死亡,幼根、幼芽发生卷曲,并逐渐呈黄褐色,生长停止,严重时,幼根腐烂,幼芽变褐枯死,或下弯成钩状。受害较轻者,在天气转暖,幼芽基部又出现绿色,重新长出新叶。有的播种后1~2 周,种壳及种根表面变黑周围土壤变黑并有强烈臭味; (3)烂苗:多发生在2~3 叶期,指秧苗受低温冻害后,受害严重者,一旦天气暴晴,出现青枯死苗,先心叶筒卷,逐渐基部呈淡绿色,叶色较青,萎蔫死亡。受害轻者,从叶尖到基部,从老叶到嫩叶逐步变黄,呈黄枯死苗。

回答者:小芳 时间:2015/3/27

0

水稻秧苗得病原因主要总结以下几点:

1、气候失常(春季气温偏低、阴雨、光照不足等)。

2、土壤消毒杀菌不。

3、苗期管理不当(播种过早、过密、秧盘土过薄、覆土过厚、通风不及时、土壤偏碱、湿度过大等)。

4、防治药剂选择不当。

根据以上原因,要想苗床不得病,需要做好以下技术环节:

一、 苗床选择

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背风,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水电、交通方便的地块做苗床。选择高台育苗,防止大棚周围雪水侧灌,使苗床高湿,影响秧苗根系发育,从而感病。同时防止苗床湿度过大无法排水,如遇低温还可能造成种子腐烂、发霉等现象的发生。

二、 做床扣棚

3月苗床地积雪、杂物,中旬扣棚,促进化冻,提高地温,防止土层没有完全解冻,播种后温度升高,出现返水、返寒气等现象,造成封闭药害,勾芽,生长受抑制,影响叶绿素合成造成白苗等危害。

床面应达到“实、平、直”要求:实:床面沉实不陷脚(可以用磙子压实,保水保墒,防治秧苗根系下扎过深,不利于卷盘);平:床面平整无高低;直:苗床整齐四边垂直。棚边留10cm空地,防止棚边温度低,秧苗生长受抑制,隔寒、增温。

回答者:晶晶 时间:2017/6/27

0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