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水稻倒伏会严重影响产量,尤其,处在灌浆中后期的水稻,更容易出现倒伏,究竟水稻倒伏怎么办呢?有没有可以补救的措施呢?
水稻倒伏怎么办
1、及时开沟排水轻搁田。这对减缓纹枯病蔓延,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继续灌浆,防止穗发芽和茎秆腐烂。
2、对于轻倒伏的水稻不宜扶稻扎把。因为倒伏的稻株一般都是顺势向后倒伏的,稻穗、穗茎节和倒一叶、倒二叶基本都暴露在表面,倒伏后3~5天,由于稻株的自动调节作用,会使叶片和穗轴自动翘起,特别是倒伏不太严重的田块,稻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而倒伏后扶稻扎把,反而会人为地破坏稻穗、穗茎、叶片的自然分布,使机械损伤加重,造成倒伏损失更为严重。
3、对于重倒伏的水稻,只要没有完全倒伏到地面的水稻,都可以通过人工捆扎成小把的办法挽救。可以用尼龙绳也可以用杂草捆扎。这样可以避免绝收。
4、对倒伏的水稻田要严格控制后期灌水次数,每次灌水一定要落干晾透,做到前水不见后水。
5、重视中后期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由于风的影响,水稻田养分流失严重,为了防肥早衰,一定要重视中后期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每亩施氯化钾7.5公斤加复合肥5公斤。
6、同时注重防治纹枯病和稻飞虱。
水稻倒伏怎么办以及补救措施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有些水稻种植户当水稻出现倒伏,习惯性人工扶起,一把把束起来。其实,这种做法有害无益。水稻倒伏后扎把,反而不利于叶片光合作用,同时会造成较重的机械损伤,产量损失更大。
回答者:丽丽 时间:2015/9/12
0
水稻倒伏带来的影响:
会造成结实率下降,千粒重降低,一般情况下,会减产20%左右,严重的会减产更多,坏的结果就是绝收。
水稻倒伏类型
根据倒伏的形态,水稻倒伏可分为“茎弯倒”、“茎折倒”和“浅根倒”三种类型。
茎弯倒
抽穗后随着籽粒灌浆穗重增加,当穗重超过茎秆承受能力时,则导致水稻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倾斜,直至匍匐在地面上。茎秆弯曲倾斜程度越大,对水稻不良影响越大。当穗部接触地面时,损失程度就会显著增加。水稻进入灌浆成熟后期,叶鞘和茎秆养分向籽粒转移,支撑能力下降,倒伏灌浆后期发生较多。这类倒伏主要与单位面积穗数过多、穗偏大和生育中后期施肥过多有关。
茎折倒
这是生产中造成损失程度重的倒伏类型。一旦发生茎折倒,茎秆基部折断,稻穗正常灌浆几乎停止。稻田排水条件差,土壤通气状况不良,土壤耕层较浅,根系生长量较小,茎秆细弱发育不充实,茎秆弹性较小脆弱有关。前期多施氮肥,深水灌溉,稻田群体密度较大,特别是在茎基部节间较长时容易发生。
浅根倒
水稻根固土能力差,由茎基部发生倾斜形成的倒伏为浅根倒。轻者茎秆倾斜,重者匍匐在地面,一般发生较早,减产幅度也较大。水稻秧苗根部入土过浅,产生浮根,支撑稻株能力弱,不仅影响水稻的正常生育,也容易发生倒伏。抛秧种稻和直播种稻发生浮根多,扎根较浅,易发生浅根倒。排水不良的烂泥田和盐碱较重稻田,水稻扎根浅,固土能力弱也易发生浅根倒。
水稻倒伏原因分析
水稻倒伏虽与大风雨天气有关,但本质上还是水稻抗倒伏能力差造成的,这亦是水稻倒伏的原因所在。
水稻品种因素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抗倒伏能力不同。植株高度、茎秆强度、穗部性状影响水稻抗倒伏能力。水稻穗位于植株顶端,植株高度越高,抗倒性差,植株高度在70~90cm的品种,抗倒能力较强,高于90cm的抗倒性差。水稻茎秆强度由茎秆质地,决定水稻的组织间、细胞间排列紧密,细胞中硅、钾钙含量高,茎秆坚硬,抗倒能力就强;反之就弱,易发生倒伏。穗型、穗粒数、粒重不同,抗倒性不同。大穗型品种容易发生倒伏,散穗型品种更易受风雨影响,抗倒性差;紧穗型中小穗的穗数型品种抗倒性较强。
育苗因素
壮苗插秧一般不易倒伏,瘦弱的秧苗容易倒伏。倒伏的水稻秧苗素质差,主要是由不正确的育苗方法造成的,其中主要的问题是播种量超标。由于播种密度过大,造成的结果是培育的水稻秧苗老化,返青慢,分蘖节位高,根系不发达,茎秆细弱易倒伏。
施肥因素
施肥不当是水稻发生倒伏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施肥对水稻倒伏的影响包括施氮肥量、施氮肥时期和施肥的氮磷钾比例三个方面。施氮肥量越高,越容易倒伏,水稻氮肥施用量在250kg/公顷左右,倒伏发生的可能性要小;在此基础上增加氮肥时,倒伏发生的可能性大。施用氮肥时期不合理也容易造成水稻倒伏。氮肥用于幼穗分化前,而后期很少或基本不施肥,造成水稻前期营养过剩、后期脱肥早衰,容易引起倒伏而减产。水稻施肥氮、磷、钾比例不合理也易发生倒伏,主要是氮肥比例高,钾肥比例低。
灌水因素
长时间淹水、灌深水、灌大水、水稻易倒伏。没有按照“浅、湿、干”间歇灌溉的要求进行水层管理,在分蘖期、齐穗期不及时晒田,导致水稻根系发育不良、须根少、扎根浅、抗倒性降低。部分地块受排水条件限制,长期深水灌溉导致水稻茎秆腐烂,也易发生倒伏。
病虫草害因素
水稻发生病害、虫害、草害都能造成倒伏。影响水稻倒伏的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纹枯病,发生穗颈瘟可造成水稻茎秆倒伏,发生枝梗瘟可造成稻穗折断减产。虫害如稻水象甲、福寿螺等可造成水稻茎秆损伤,发生倒伏。水田杂草多,发生草荒,杂草与水稻争光、争肥,影响田间通风,使水稻徒长茎细茎高,易倒伏。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田间小气候、地理位置和生育后期天气情况等方面。利于倒伏的田间小气候,其形成取决于插秧密度、插秧深度、施肥均匀度、耕翻深度等。栽插密度大,群体郁闭,插秧深度深,分蘖节位高,导致植株高度增高,易发生倒伏。施肥不匀,局部肥量大等也都会造成倒伏。土质疏松,肥水条件好,植株长势过度繁茂,根系土壤不牢固,也会发生倒伏。部分地块处于风口地带,风力过大而造成水稻倒伏。因耕层草炭含量过高,水稻根系土壤稳固能力差而造成倒伏。在水稻灌浆至成熟期,若遇大风、强降水天气,也会导致水稻倒伏。
水稻倒伏的预防措施
1、选用抗性品种,合理密植
选用茎秆粗壮、株型较矮、抗倒性强的水稻品种。合理密植,协调好个体与群体关系,种植密度过大,倒伏机会也多,尤其是直播稻田,更要把握好播种量和田间分蘖苗数。
2、做好水肥管理,预防病虫草害
合理施肥,多施磷、钾肥,生物菌肥,施用硅肥,增强水稻抗倒性。氮肥不宜施用过多、过晚,以免倒伏。及时开沟排水晒田,深泥田、烂泥田多晒、早晒、重晒,晒至脚踩不陷泥、田间开裂为度。浅沙田则勤晒、轻晒、多次搁水。抓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杜绝因害成灾。
3、加强水稻生长期管理工作
搞好生长调控,主要是缩短茎节间长度,使水稻重心降低,茎秆健壮,根系发达,提高抗倒性。
4、遇不良天气及时处理
暴雨来临时,要开沟排水,使田泥不发软,并常观察动态。一旦有倒伏,可以人为扶起来,2~3蔸一丛并用稻草拦腰扎稳。
水稻倒伏的急救措施
1、及时开沟排水轻搁田
这对减缓纹枯病蔓延,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继续灌浆,防止穗发芽和茎秆腐烂,都有积极作用。
2、对于轻倒伏的水稻不宜扶稻扎把
因为倒伏的稻株一般都是顺势向后倒伏的,稻穗、穗茎节和倒一叶、倒二叶基本都暴露在表面,倒伏后3~5天,由于稻株的自动调节作用,会使叶片和穗轴自动翘起,特别是倒伏不太严重的田块,稻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而倒伏后扶稻扎把,反而会人为地破坏稻穗、穗茎、叶片的自然分布,使机械损伤加重,造成倒伏损失更为严重。
3、对于重倒伏的水稻扎把抢救
水稻倒伏严重,但没有完全倒在地面,可以用尼龙绳也可以用杂草捆扎。然后加量用磷钾源库和生物促熟剂对足量水喷雾,避免绝收。水稻产量的形成来自于抽穗后的光合作用产物,所以需尽可能促进它的光合作用,保护好后4片叶,补充营养物质。
4、严格控制后期灌水次数
对倒伏的水稻田要严格控制后期灌水次数,每次灌水一定要落干晾透,做到前水不见后水。
水稻倒伏后注意事项
1、首先开沟排水,倒伏的水稻容易发生纹枯病,排水后,会减少纹枯病的发生,同时能防止稻穗发芽以及茎杆腐烂。
2、对于较轻地块的倒伏,可以不扶,利用自身的生长调节作用,会慢慢张直,虽说产量会有影响,后期在精心管理,损失也不会太大,如果在扶的过程中,不注意把茎弄断了,就得不偿失了,
3、如果是倒伏严重的地块,可以人工扶起,一堆一堆的扎在一起,能挽回一些损失算一些,把损失降到。
4、倒伏后,水稻排完水在进行灌水时,要特别注意,需要等上一次晾干后,在进行下一次灌水,就说俗话说的前水不见后水。
5、倒伏后,可以在适当时候喷施磷酸二氢钾,以便补充水稻所需的营养。
针对倒伏建议这样做
1、轻倒伏:
对于轻倒伏的水稻不宜扶稻扎把。因为倒伏的稻株一般都是顺势向后倒伏的,稻穗、穗茎节和倒一叶、倒二叶基本都暴露在表面,倒伏后3~5天,由于稻株的自动调节作用,会使叶片和穗轴自动翘起,特别是倒伏不太严重的田块,稻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而倒伏后扶稻扎把,反而会人为地破坏稻穗、穗茎、叶片的自然分布,使机械损伤加重,造成倒伏损失更为严重。
2、重倒伏:
对于重倒伏面积小的水稻,只要没有完全倒伏到地面的水稻,都可以通过人工捆扎成小把的办法挽救。可以用尼龙绳也可以用杂草捆扎。这样可以避免绝收。水稻倒伏后减产自是不必说,不仅结实率下降,千粒重降低。同时易导致病虫害多发,稻谷品质变差,而且收割困难,增加劳力成本负担。
因此,以上水稻发生倒伏怎么办,扶不扶,急救措施是什么,注意事项有哪些相关知识,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国科学院董志强博士,研发的生物增产化控剂---吨田宝,是国家大力推荐的新型绿色生态控制剂,抗低温、抗倒伏、壮根系、壮茎杆、抗旱涝、脱水快、促早熟、改善品质增产幅度大。
回答者:小娜 时间:2017/12/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