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菜花黑腐病是在高温天气容易诱发的一种病害,并且黑腐病的发生会对于绿菜花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那绿菜花黑腐病怎么防治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绿菜花黑腐病防治技术。
一、绿菜花黑腐病症状表现
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发病,子叶呈水渍状,迅速枯死。成株期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先从叶缘处发病,形成向内扩展的“V”字形病斑,病斑黄褐色,边缘淡黄色;根部受害,维管束变黑,内部干腐,病情严重时全株萎蔫死亡。
二、绿菜花黑腐病发病规律
黑腐病是由黄单孢杆菌属细菌浸染引起的病害,病菌在种子、植株或病残体上越冬,昆虫和农事操作也可传播病害。种子带菌可远距离传播,是发病的主要来源。若播种带菌的种子,幼苗出土后,病菌从幼苗子叶边缘水孔侵入引起幼苗发病,逐渐扩展至维管束,引起全株发病。土壤中病菌可通过雨水、灌溉水传播到叶片,从叶片上的气孔和水孔侵入引起发病,先浸染少数薄壁细胞,后迅速侵入维管束组织引起系统浸染。
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气温在5℃~39℃均可发病,发病适温为25℃~30℃,相对湿度在95%以上,叶片结露、叶缘吐水有利于病菌侵入。早播、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浇水过多、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害虫危害重的地块发病重。
三、绿菜花黑腐病防治措施
选种和种子处理:选用无病株留种;播种前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或用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浸种2小时。直播时可用50%福美双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加强田间管理:重病地块轮作。适时播种,施足粪肥,雨后及时排水,避免过旱过涝,并及时摘除初期病叶,收获时病残体,减少田间初浸染源。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可用200×10-6农用链霉素溶液,或100×10-6新植霉素溶液,或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1∶200至1∶1∶240倍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可收到良好的防效。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绿菜花黑腐病防治技术,希望小编的文章对大家及时做好绿菜花的防治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回答者:珍珍 时间:2015/12/29
0
(1)轮作。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
(2)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处理。干种子60℃干热6小时,或用55℃温水浸种15~20分钟后移人冷水中降温,晾干后播种。也可选用种子重量的0.3%的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拌种。
(3)生长期加强管理。适时浇水、施肥和防治病虫,减少各种伤口。重病株及时拔除,带到田外妥善处理。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
(4)发病初期药剂防治。可选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噻枯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或新植霉素、农用链霉素5 000倍液喷雾,10~15天防治1次,视病情防治1~3次。
回答者:小杨 时间:2017/4/24
0
一、症状表现
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发病,子叶呈水渍状,迅速枯死。成株期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先从叶缘处发病,形成向内扩展的“V”字形病斑,病斑黄褐色,边缘淡黄色;根部受害,维管束变黑,内部干腐,病情严重时全株萎蔫死亡。
二、发病规律
黑腐病是由黄单孢杆菌属细菌浸染引起的病害,病菌在种子、植株或病残体上越冬,昆虫和农事操作也可传播病害。种子带菌可远距离传播,是发病的主要来源。若播种带菌的种子,幼苗出土后,病菌从幼苗子叶边缘水孔侵入引起幼苗发病,逐渐扩展至维管束,引起全株发病。土壤中病菌可通过雨水、灌溉水传播到叶片,从叶片上的气孔和水孔侵入引起发病,先浸染少数薄壁细胞,后迅速侵入维管束组织引起系统浸染。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气温在5℃~39℃均可发病,发病适温为25℃~30℃,相对湿度在95%以上,叶片结露、叶缘吐水有利于病菌侵入。早播、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浇水过多、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害虫危害重的地块发病重。
三、防治措施
选种和种子处理:选用无病株留种;播种前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或用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浸种2小时。直播时可用50%福美双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加强田间管理:重病地块轮作。适时播种,施足粪肥,雨后及时排水,避免过旱过涝,并及时摘除初期病叶,收获时病残体,减少田间初浸染源。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可用200×10-6农用链霉素溶液,或100×10-6新植霉素溶液,或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1∶200至1∶1∶240倍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可收到良好的防效。
回答者:小娜 时间:2017/12/4
0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