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资问答 > 蔬菜 > 叶菜 > 韭菜植株“跳根”怎么回事,韭菜“跳根”防治措施

韭菜植株“跳根”怎么回事,韭菜“跳根”防治措施

提问时间:2016/1/7匿名 | 分类:蔬菜 | 浏览3586次
3个回答

韭菜属于多年生蔬菜,所以韭菜的特殊生长习性也就导致了韭菜有“跳根”情况的发生,那韭菜“跳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韭菜“跳根”又该怎样防治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韭菜“跳根”症状识别  

韭菜的生根位置和根系每年上移1.5—3厘米的现象,成为“跳根”。跳根可引起根系的生成和吸收能力下降,并使盘状茎外露、散撮甚至植株倒伏。  

二、韭菜“跳根”诱发原因  

“跳根”是韭菜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韭菜根系着生在盘状茎的周围,每年茎盘上产生新的分蘖,上层新分蘖基部又产生新根,生根位置和根系随着茎盘逐年上移。跳根的高度与收割次数和分蘖(株)次数有关。  

三、韭菜“跳根”防治措施  

在早春土壤解冻、新芽萌发前,选晴天中午往韭菜地内均匀撒培土厚约3厘米。所用培土要在去年准备好,要求土质肥沃、物理性好,并过筛后堆在向阳处晒暖。如果韭菜地是黏重土,可培沙性土以改良土壤,同时深锄地使培土与原土混合。 

 

四、注意事项  

为了使韭菜丛株附近表土疏松,提高地温,促使植株生长,应及时进行剔根。剔根在早春韭菜萌发前进行,可采取倒扒沟的办法将垄幅剔通;如冬季雪较大,表土呈泥泞状态,应采取“剔坑”的办法。剔根时,用竹签或“四齿”等工具将根际土壤挖掘深、宽各6厘米左右,将每丛中株间土壤剔出,深达根部为止,露出根茎,剔除枯死的根蘖和细弱的分蘖,并将挖出的土壤摊于行间晾晒。如发现韭蛆,则可多晾一天,并在剔根后用1000倍辛硫磷药液每亩100公斤灌根杀死韭蛆。

看完上面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于韭菜“跳根”有了一个新的了解呢,为了避免这样情况的出现对于韭菜造成的影响,大家要及时做好韭菜根部的管理工作。

回答者:珍珍 时间:2016/1/7

0

一、症状识别

韭菜的生根位置和根系每年上移1.5-3厘米的现象,成为“跳根”.跳根可引起根系的生成和吸收能力下降,并使盘状茎外露、散撮甚至植株倒伏。

二、诱发原因

“跳根”是韭菜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韭菜根系着生在盘状茎的周围,每年茎盘上产生新的分蘖,上层新分蘖基部又产生新根,生根位置和根系随着茎盘逐年上移。跳根的高度与收割次数和分蘖(株)次数有关。

三、预防措施

在早春土壤解冻、新芽萌发前,选晴天中午往韭菜地内均匀撒培土厚约3厘米。所用培土要在去年准备好,要求土质肥沃、物理性好,并过筛后堆在向阳处晒暖。如果韭菜地是黏重土,可培沙性土以改良土壤,同时深锄地使培土与原土混合。

四、注意事项

若当年保护地种植韭菜,扣棚收获后即毁根,就不存在“跳根”现象。

回答者:小杨 时间:2017/4/24

0

韭菜根部培土这种传统防治韭菜跳根的方法,在原始土壤理化性状条件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近5--10年来,由于过量的施入复合肥、未腐熟的鸡粪等有机肥,加重了土壤酸化、盐渍化、毒化、板结缺氧等不良性状,改变了土壤的优良的理化性状,更加重了韭菜跳根这种自然生理现象,对韭菜的生产造成了更大的不利因素。

为了使韭菜丛株附近表土疏松,提高地温,促使植株生长,应及时进行剔根。剔根在早春韭菜萌发前进行,可采取倒扒沟的办法将垄幅剔通;深达根部为止,露出根茎,剔除枯死的根蘖和细弱的分蘖,并将挖出的土壤摊于行间晾晒。如发现韭蛆,则可多晾一天,并在剔根后用“长治韭安”1000稀释液灌根,亩用1500--2000毫升杀死韭蛆。

回答者:小娜 时间:2017/12/4

0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5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