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资问答 > 蔬菜 > 叶菜 > 茼蒿立枯病怎样防治,茼蒿立枯病防治方法

茼蒿立枯病怎样防治,茼蒿立枯病防治方法

提问时间:2016/2/26匿名 | 分类:蔬菜 | 浏览922次
5个回答

茼蒿立枯病是危害茼蒿生长的一种细菌性病虫害,它主要危害茼蒿的地下根茎,那茼蒿立枯病应该怎样防治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茼蒿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茼蒿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一、症状特征: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二、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喷洒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或将大将军+门神按600倍液稀释,每平米3升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苗床浇灌。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本产品按6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茼蒿立枯病的防治方法,为了避免这样的病虫害对于茼蒿生长造成的影响,大家一定要及时做好防治措施,希望小编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答者:珍珍 时间:2016/2/26

0

(1)加强苗床管理,科学放风,防止苗床或育苗盘高温高湿条件出现。

(2)苗期喷洒植宝素7500~90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抗病力。

(3)用种子重量0.2%的40%拌种双拌种。

(4)苗床或育苗盘药土处理。可单用40%拌种双粉剂,也可用40%拌种灵与福美双1: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施药8克。药土处理方法同猝倒病。立枯病单发区,单用拌种灵防效不高,须混入等量福美双方可奏效。也可采用氯化苦覆膜法,即整畦后每隔30厘米把2~4毫米的氯化苦深施在10~15厘米处,边施边盖土,全部施完后用地膜把畦盖起来,12~15天后播种定植。

(5)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10%立枯灵水悬剂3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每平方米2~3升。猝倒病、立枯病混合发生时,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淋,每平方米2~3升。也可试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移栽灵混剂。视病情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6)生物防治。利用拮抗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吴氏猪粪堆肥培养拮抗菌Bacillus cereas做土壤、种子及繁殖织织处理,可防治立枯病。

(7)靠近地面的果实,易发生丝核菌果腐病,用草绳做成圆圈把瓜垫起,也可喷洒上述杀菌剂进行防治。此外还可选用15%消灭灵(代铜制剂)水剂600倍液、45%土菌消水剂450倍液、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8)采用种子包衣。采用种衣剂9-2号,对种子包衣技术是以种子为载体,将高效内吸杀菌剂、杀虫剂及微量元素、激素等借助成膜剂包衣种子表面,迅速固化成不易脱落的药膜,种子播种后吸水发芽、出苗、生长、种衣剂上的有效成份逐渐被根吸收传导到植株各部,对地上、下的病菌、害虫、老鼠均有防治作用。黄瓜种衣剂9-2号对蔬菜瓜类均有效。使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5% (有效成分量)折算成商品量为(0.5×100)÷20=2.5克≈2.5(ml)即2.5ml可拌100克种子。商品有效浓度为20%.

回答者:小杨 时间:2017/4/14

0

为害症状

茼蒿立枯病主要为害根部和根茎部,初病部生浅褐色至褐色水渍状椭圆形病斑,病部凹陷后,病茎逐渐收缩或干枯,病苗开始呈萎蔫状,后逐渐枯死,但病株多立而不倒,因此称之为立枯病。湿度大条件下,病部常长出浅褐色稀疏的蛛丝状霉,立枯病在苗床上扩展缓慢上述特征明显。

病原形态特征

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初无色或呈乳白色,呈放射状扩展,随培养时间增加,菌落颜色逐渐变深至浅黄。菌丝初无色透明,呈直角分枝,分枝处略缢缩,菌丝直径5~7微米。老熟菌丝黄褐色,后期可形成菌核,菌核大小0.3毫米。可分十多个菌丝融合群,其中AG~4融合群是引起西瓜立枯病的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菌群是一种不产孢的丝状真菌,其菌丝形态与一些子囊菌、担子菌非常接近,该菌有菌丝融合现象。菌丝在融合前常相互诱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及接触融合三种融合状态。中国已发现并建立了十多个菌丝融合群,其中AG一4是引起黄瓜、冬瓜等立枯病和玉米纹枯病的优势菌群,是个重要菌群。寄主广泛,引致多种作物病害。AG一4菌丝融合群的菌株根据菌核形态及去氧核糖核酸的氮盐基序列同源性又分为AG一4 HG—I、AG一4 HG—Ⅱ两亚群,前者在PDA培养基上形成菌核为暗褐色,后者有1/3~1/2形成灰色至白棕色菌核。

回答者:晶晶 时间:2017/6/20

0

⒈症状特征主要为害幼苗。苗茎基部变褐,病部收缩细溢,叶萎垂枯死。发病初期病苗白天萎蔫,晚上恢复正常;严重时扩展到整个茎基部,造成幼苗基部收缩,逐渐枯死,病苗直立不倒伏,故称立枯病。

⒉发病条件该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而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发病适温17℃--28℃。高温高湿,或气温忽高忽低,利于病害发生蔓延。秧苗过密,阴雨天气,湿度过大,病害发生严重。

⒊防治方法

⑴农业防治应注意适期播种,防止播种过密,幼苗徒长。

⑵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2.2霜霉威水剂5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回答者:小贺 时间:2017/9/14

0

【症状】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或将大将军+门神按600倍液稀释,每平米3升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苗床浇灌。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本产品按6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回答者:小贺 时间:2019/3/12

0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