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资问答 > 大田 > 油料 > 花生高产叶肥如何科学使用

花生高产叶肥如何科学使用

提问时间:2017/7/25匿名 | 分类:大田 | 浏览813次
2个回答

叶面追肥是花生生产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那么花生高产叶肥如何科学使用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

花生高产叶肥如何科学使用

尿素

在花生生长中后期,如果植株有脱肥现象,或花生生长期连续降雨造成田间积水、根部吸肥困难时,可用1%尿素溶液叶面喷施,每亩每次喷洒60千克。

过磷酸钙

花生叶面对磷的吸收能力较强,在其生长中后期,用2%~3%过磷酸钙浸出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每亩每次喷洒60千克左右,可加快光合产物向荚果运转的速度,一般增产7%~10%。

尿素与过磷酸钙混喷

在缺磷又缺氮的地块,可在100千克2%过磷酸钙浸出液中加入1千克尿素混喷,既省工,效果也好。

磷酸二氢钾

磷酸二氢钾是一种磷、钾二元复合肥料,在花生上叶面喷施,可增产18.2%~26.9%。施用方法: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对水50千克,待充分溶解后于傍晚或阴天下午喷施,连喷3次,每次间隔7天;若喷后8小时内遇雨,要重喷一次。

钾肥

用5%~10%草木灰浸出液或2%硫酸钾(或氯化钾)溶液叶面喷施,每亩每次喷洒60千克。

铁肥

花生每形成1吨干物质,需要吸收264克铁,在缺铁土壤上施用铁肥,一般增产10%以上。施用方法:在花生花针期、结荚期或植株出现缺铁症状时,用0.2%硫酸亚铁溶液每隔5~6天喷一次,连续喷洒2~3次。

硼肥

花生每形成1吨干物质,需要吸收44克硼,在缺硼土壤上施用硼肥,一般增产7.8%~22.5%以上。施用方法:在花生苗期、始花期和盛花期,用0.2%硼砂或硼酸溶液叶面喷施。

锰肥

花生每形成1吨干物质,需要吸收39克锰,在缺锰土壤上施用锰肥,一般增产8%~11%。施用方法:从花生播种后30~50天开始,到收获前15~20天止,用0.1%硫酸锰溶液每隔10~14天喷一次;必要时,可与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杀菌剂混合施用。

钼肥

花生每形成1吨干物质,需要吸收1.32克钼,在缺钼土壤上施用钼肥,可增产11.39%。施用方法:在花生苗期和花期,用0.1%~0.2%钼酸铵溶液叶面喷施。

稀土微肥

稀土微肥又叫硝酸稀土,是我国首创并重点推广的一种新型稀土元素肥料,在花生上施用,一般增产9.5%~14.1%。施用方法:每亩用稀土微肥40克,对水50千克,在始花期叶面喷施。

以上本文介绍的就是关于花生高产叶肥如何科学使用的详细情况,感谢大家的查阅和支持,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大家可以多多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公众号:huobao3456tv。

回答者:刘宽 时间:2017/7/25

0

花生高产施肥技术

一、花生适宜的土壤肥力条件花生对土壤有着广泛的适应性,但高产花生田要求良好的土壤条件。宜种植在上砂下壤,上松下实的砂壤土上,下雨能速排不积水,干旱能速灌透水快;

二、花生的需肥规律花生苗期吸肥量很小,不到总量的10%,但为氮、磷、钾肥的需肥临界期,此时如缺肥就会阻碍壮苗早发和根瘤的形成。早熟花生的开花下针期或晚熟花生的结荚期是氮、磷、钾肥的吸肥高峰期,吸肥量占总量的60%左右。而饱果成熟期及肥量只占总量10%左右。花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3:0.4:

1。但花生靠根瘤菌供氮可达2/3——4/5。实际上要求施氮水平不高,突出了花生嗜钾、钙的营养特性。另外,花生对镁、硫和钼、硼、锰、铁等也要求迫切,反应敏感。

三、花生的施肥技术

1、基肥花生应着重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25%的氨基酸肥料30~40公斤;或用16%的氨基酸花生专用肥料40~50公斤。

2、追肥一般用于施基肥不足的麦套花生或夏花生上。于花生初开花期亩施16%或18%的氨基酸肥料30~40公斤;

3、叶面喷肥在石灰性较强的北方偏碱性土壤上要考虑施用铁、硼、锰等微肥;在多雨地区的南方酸性土壤上应注意施钼、硼等微肥。叶面喷肥用量少,施用方便,效果好;用氨基酸叶面肥料(花生专用),于初花期300~500倍,叶面喷洒2~3次,结合防治叶斑病,与杀菌剂混合使用,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即补充了微肥,又防治了病害。

回答者:宇博 时间:2017/9/14

0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