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原产于印度,广布于全世界,中国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具有极高的栽培价值,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去治理荸荠的病虫害,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荸荠秆枯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希望对种植了荸荠的农户有所帮助!
荸荠秆枯病的症状
主要为害叶鞘、茎、花器等部位。是灌阳荸荠发生为普遍的一种病害。严重造成减产或失收。叶鞘染病,基部出现暗绿色不规则形水渍状斑。茎杆染病,呈水渍状,梭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暗绿色斑,病茎变软。花器染病与茎部类似。
防治方法
1、推行轮作,特别是老产区,实行3年以上轮作,是防治该病经济有效的措施。
2、选用抗病品种,结合生产或加工所需,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3、加强管理,田块宜小,做到排灌分开,避免串灌或漫灌,田间及时拨除病株防止病害传播蔓延。
4、发病初期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雨后及时补喷。
关于荸荠秆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就给大家说这么多,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更多,请多多的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公众号:huobao3456tv。
回答者:宇博 时间:2017/10/11
0
荸荠秆枯病
秆枯病为荸荠的主要病害,主要在南方种植区发生分布。通常病株率30%~50%,严重时病株率80%~100%,致植株成片枯死,显着影响荸荠生产。
1、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鞘、茎、花器。叶鞘染病,初期基部出现暗绿色不规则形水渍状斑,后扩展到整个叶鞘,病部干燥后呈灰白色并出现短条状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茎秆染病,初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梭形或椭圆形至不定形病斑,病部凹陷变软,其上产生黑色小点。花器染病后亦产生类似椭圆形至不定形病斑,多发生在鳞片或穗颈部,终致花器枯黄坏死。湿度高时病斑上可产生浅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防治方法
①防治该病,应注意选用抗病品种。重病地区和重病田应推行3年以上轮作,与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轮作,与荷藕、慈姑轮作也可以。
②小块种植,排灌分开,避免串灌和漫灌。不使用病田生产的荸荠种。
③注意对球茎和荠苗进行药剂处理,球茎用药浸泡l8~24小时;荸荠苗在定植前药齐腰浸渍2~3小时后移栽。
④早期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药封锁发病中心,防止病害蔓延。荸荠封行前后,按无病早防、见病早治的要求,根据田间苗情、天气和病情喷药,隔7~15天一次,共喷3~4次。注意交替喷药,前密后疏,喷匀喷足。
⑤在药剂选用上,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粉锈宁等药剂对该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田间发病后使用效果很差。预防和效果比较好的药有:立尔得(6%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和20%的噻菌铜等。
⑥田间发病后喷药防治,应适宜的用药浓度和用药量。据试验,在发病初期,用上述药剂喷雾,隔7天防治一次,连续防治3次后防效可达80%左右,而每次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公斤喷雾的,防治3次后防效只有50%左右。
回答者:小娜 时间:2017/10/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