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资问答 > 水果 > 仁果 > 桂圆的由来

桂圆的由来

提问时间:2017/11/3匿名 | 分类:水果 | 浏览2231次
3个回答

桂圆即龙眼。桂圆的名字由来已久,很多人不知道他为什么即叫桂圆又叫龙眼,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桂圆名字的由来传说!

由来一

据说,很早以前,在福建一带,有条恶龙,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兴风作浪,毁坏庄稼,糟蹋房屋,人畜被害不计其数。周围的百姓只好逃离家园,在石洞里躲起来。

当地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少年,名叫桂圆。他看到恶龙兴风作浪,决心为民除害,与恶龙搏斗一番。到了八月,大潮来了,他就准备好酒、猪羊肉,把它们合在一起。恶龙上岸以后,一看到猪羊肉馋得口水直往下淌,几口就把猪羊肉吃光了。因为猪羊肉是用大量的酒泡过的,所以没等恶龙走多远,就躺在地上不动了。这时桂圆举起钢刀,朝龙的左眼刺去,龙眼被刺了出来,恶龙痛得来回翻滚,正要逃跑时,桂圆揪住龙角,骑在龙身上,当恶龙极力想摆脱桂圆时,桂圆用钢刀刺向恶龙的右眼,恶龙的双眼失去,痛得嗷嗷大叫。经过一阵搏斗,恶龙流血过多死去。桂圆由于在搏斗中负伤过重,也死了。

于是,在这个地方长出了一种果品,人们称之为“龙眼”,也叫“桂圆”。

由来二

另有一说,古代人把桂圆的圆溜溜的球状果实比喻成各种各样的眼睛。大个儿的桂圆叫龙眼,中等大的叫虎眼,小的叫鬼眼,但现代人都把它们统一叫做龙眼或桂圆。

关于桂圆的由来就给大家说这么多,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更多农业知识,请多多的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公众号:huobao3456tv。

回答者:宇博 时间:2017/11/3

2

说起桂圆,除了大家知道的名字“龙眼”外,还有很多名字,而桂圆名字的由来和历史还是非常神奇的,据说在很久以前,在福建省沿海一带,经常出没着一条恶龙,经常骚扰附近沿海的居民,而每年八月的时候,只要海水涨潮,这条恶龙京开始兴风作浪,开始毁灭两天,糟蹋房屋。

人畜被害不计其数。周围的百姓只好逃离家园,在石洞里躲起来。

当地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少年,名叫桂圆。他看到恶龙兴风作浪,决心为民除害,与恶龙搏斗一番。到了八月,大潮来了,他就准备好酒、猪羊肉,把它们合在一起。恶龙上岸以后,一看到猪羊肉馋得口水直往下淌,几口就把猪羊肉吃光了。因为猪羊肉是用大量的酒泡过的,所以没等恶龙走多远,就躺在地上不动了。这时桂圆举起钢刀,朝龙的左眼刺去,龙眼被刺了出来,恶龙痛得来回翻滚,正要逃跑时,桂圆揪住龙角,骑在龙身上,当恶龙极力想摆脱桂圆时,桂圆用钢刀刺向恶龙的右眼,恶龙的双眼失去,痛得嗷嗷大叫。经过一阵搏斗,恶龙流血过多死去。桂圆由于在搏斗中负伤过重,也死了。

于是,在这个地方长出了一种果品,人们称之为“龙眼”,也叫“桂圆”。

另有一说,古代人把桂圆的圆溜溜的球状果实比喻成各种各样的眼睛。大个儿的桂圆叫龙眼,中等大的叫虎眼,小的叫鬼眼,但现代人都把它们统一叫做龙眼或桂圆。

其实桂圆名字的由来和历史都是一个传说,让这种水果披上神奇的色彩,不管是桂圆还是龙眼,都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难道你不喜欢吃桂圆吗?

回答者:小娜 时间:2017/11/3

3

古书上“龙眼”一名虽没清楚的来源,可能早因为因是皇室的贡品而得名“龙眼”,还有两则有趣的传说:

传说一:

相传古时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摧田毁屋,为害一方。有英武少年名叫桂圆,决心为民除害。他只身与恶龙搏斗,用钢刀先刺出恶龙的左眼,在恶龙反扑时,又挖出其右眼,恶龙因流血过多而死,桂圆也因伤势过重去世。乡亲们将龙眼和桂圆埋在一起,第二年便长出两棵大树,树上结果,果核圆亮,极似龙眼。于是,称树为“龙眼树”,称果为“龙眼”,又名“桂圆”。

传说二:

有一个人,结识了一条善龙。后来街上贴出皇榜,招寻龙眼为皇后眼病。此人去找善龙,善龙就把自己的一只眼睛挖下来给他。此人把龙眼献给,大喜,赏其金银若干,说你若能把另一只龙眼也搞来,我让你做大官。于是此人又去找善龙。善龙说不行,一只眼可以给你,两只眼都没了,我怎么行云布雨?此人便趁善龙不注意,掏出刀子就朝龙眼上猛刺。善龙疼而大怒,张口将此人叼起,摔了个一命呜呼。那只龙眼掉到地上,变成了龙眼树。

然而此两则传说都是后世附会的多,没有可信性。

回答者:宇博 时间:2017/11/6

1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