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多在秋季播种,经过低温春化后在第二年夏季收获。一般田产300~600千克,其中高产水平在400千克以上;生育期较长,主要包括出苗、分蘖、返青、起身、拔节、孕穗、开花、成熟等不同时期。其需肥特点、施肥原则和施肥技术模式如下:
需肥特点
起身至拔节是追肥关键期。苗期(出苗至返青)以营养生长为主,养分吸收力弱,分蘖期氮磷钾养分累计吸收量还不到吸收总量的10%,但孕穗期(返青至抽穗)营养生长与氮磷钾养分累积吸收量高达吸收总量的75%以上,是养分吸收高峰。这些养分一半左右来自于肥料,其中磷钾主要靠基肥,氮肥则基、追肥并重,而且追肥以氮为主,因此起身至拔节是氮肥追施的关键期。
分蘖期施肥受多种因素影响。小麦是单株分蘖作物,每亩有效穗数与亩产量密切相关,但分蘖期对氮肥敏感,过量施用容易造成无效分蘖增加和植株倒伏。小麦的长势和分蘖还与品种特性、播种量、播种质量、土壤肥力和墒情、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有关。所以春土壤肥力、墒情、苗情等具体情况,决定施氮量和施肥期并进行综合管理。
轮作施肥要两茬兼顾。冬小麦多与夏玉米等夏播作物轮作,在施肥上应该考虑轮作施肥特点,将两茬作物视为一体:两茬施氮量大致相当,但磷肥应该主要施给冬小麦,钾肥主施给夏玉米。
施肥原则
提高施肥技术。提倡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有机肥与无机肥要配合施用;坚持“适氮、稳磷、补微”的施肥方针,适当减少氮肥施用总量,调整氮肥的基、追比例,降低前期氮肥用量,氮肥应该分次施用;据苗情、墒情和不同麦区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水、肥综合管理措施。要将每亩总茎数控制在60万~80万,看苗分类施肥。对总茎数小于45万的弱苗田,要以促为主,提早到返青起身期追肥,并适当增加施氮量;对总茎数高于80万的旺苗田,则要在拔节后追肥,并适当减少施氮量。
加强综合管理。据当地气候特点和施肥条件,选择能正常生长和成熟、成穗率高、抗逆性强的品种;播前对种子进行筛选、晒种、消毒等处理;适期、适量播种,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进行冬前和返青期管理,对北方冬麦区要灌冬水,返青期据苗情、土壤墒情、土壤肥力酌情灌水和施肥;小麦起身至抽穗前是施肥关键期,要据苗情分类管理;抽穗后要通过适度灌水和喷施叶面肥等,防止小麦早衰,增加粒重和防治白粉病、锈病、蚜虫、黏虫、吸浆虫等病虫害。
施肥技术
①养分施用量。每亩施肥总量:N12~15千克,P2O56~8千克,K2O4~8千克。②肥料施用量。基肥:提倡施用有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尿素6~8千克或碳酸氢铵20~25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或过磷酸钙40~50千克,氯化钾5~10千克;若用复合肥,在黄淮海平原,宜选用中氮高磷低钾型,如15-20-10或16-20-18等;在长江流域,宜选用氮磷钾含量相等或相近的通用型复合肥,如15-15-15或12-15-18等,每亩施用量30~40千克。追肥:返青至拔节期亩施尿素15~20千克,1次或分2次施用。对强筋优质小麦,在扬花期可加追尿素3~5千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想学习具体种植技术或想了解农业问答,请关注huobao3456tv,提供全的农业知识!
回答者:宇博 时间:2018/1/1
0
冬小麦多在秋季播种,经过低温春化后在第二年夏季收获。一般亩产300~600千克,其中高产水平在400千克以上;生育期较长,主要包括出苗、分蘖、返青、起身、拔节、孕穗、开花、成熟等不同时期。其需肥特点、施肥原则和施肥技术模式如下:
需肥特点
起身至拔节是追肥关键期。苗期以营养生长为主,养分吸收力弱,分蘖期氮磷钾养分累计吸收量还不到吸收总量的10%,但孕穗期营养生长与氮磷钾养分累计吸收量高达吸收总量的75%以上,是养分吸收高峰。这些养分一半左右来自于肥料,其中磷钾主要靠基肥,氮肥则基、追肥并重,而且追肥以氮为主,因此起身至拔节是氮肥追施的关键期。
分蘖期施肥受多种因素影响。小麦是单株分蘖作物,每亩有效穗数与亩产量密切相关,但分蘖期对氮肥敏感,过量施用容易造成无效分蘖增加和植株倒伏。小麦的长势和分蘖还与品种特性、播种量、播种质量、土壤肥力和墒情、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有关。所以春土壤肥力、墒情、苗情等具体情况,决定施氮量和施肥期并进行综合管理。
轮作施肥要两茬兼顾。冬小麦多与夏玉米等夏播作物轮作,在施肥上应该考虑轮作施肥特点,将两茬作物视为一体:两茬施氮量大致相当,但磷肥应该主要施给冬小麦,钾肥主施给夏玉米。
施肥原则
提高施肥技术。提倡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有机肥与无机肥要配合施用;坚持“适氮、稳磷、补微”的施肥方针,适当减少氮肥施用总量,调整氮肥的基、追比例,降低前期氮肥用量,氮肥应该分次施用;据苗情、墒情和不同麦区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水、肥综合管理措施。要将每亩总茎数控制在60万~80万,看苗分类施肥。对总茎数小于45万的弱苗田,要以促为主,提早到返青起身期追肥,并适当增加施氮量;对总茎数高于80万的旺苗田,则要在拔节后追肥,并适当减少施氮量。
加强综合管理。据当地气候特点和施肥条件,选择能正常生长和成熟、成穗率高、抗逆性强的品种;播前对种子进行筛选、晒种、消毒等处理;适期、适量播种,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进行冬前和返青期管理,对北方冬麦区要灌冬水,返青期据苗情、土壤墒情、土壤肥力酌情灌水和施肥;小麦起身至抽穗前是施肥关键期,要据苗情分类管理;抽穗后要通过适度灌水和喷施叶面肥等,防止小麦早衰,增加粒重和防治白粉病、锈病、蚜虫、黏虫、吸浆虫等病虫害。
施肥技术
养分施用量。每亩施肥总量:N12~15千克,P2O56~8千克,K2O4~8千克。
肥料施用量。基肥:提倡施用有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尿素6~8千克或碳酸氢铵20~25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或过磷酸钙40~50千克,氯化钾5~10千克;若用复合肥,在黄淮海平原,宜选用中氮高磷低钾型,如15-20-10或16-20-18等;在长江流域,宜选用氮磷钾含量相等或相近的通用型复合肥,如15-15-15或12-15-18等,每亩施用量30~40千克。追肥:返青至拔节期亩施尿素15~20千克,1次或分2次施用。对强筋优质小麦,在扬花期可加追施尿素3-5千克。
回答者:宇博 时间:2018/1/4
0
冬小麦多在秋季播种,经过低温春化后在第二年夏季收获。一般田产300~600千克,其中高产水平在400千克以上;生育期较长,主要包括出苗、分蘖、返青、起身、拔节、孕穗、开花、成熟等不同时期。其需肥特点、施肥原则和施肥技术模式如下:
需肥特点
起身至拔节是追肥关键期。苗期(出苗至返青)以营养生长为主,养分吸收力弱,分蘖期氮磷钾养分累计吸收量还不到吸收总量的10%,但孕穗期(返青至抽穗)营养生长与氮磷钾养分累积吸收量高达吸收总量的75%以上,是养分吸收高峰。这些养分一半左右来自于肥料,其中磷钾主要靠基肥,氮肥则基、追肥并重,而且追肥以氮为主,因此起身至拔节是氮肥追施的关键期。
分蘖期施肥受多种因素影响。小麦是单株分蘖作物,每亩有效穗数与亩产量密切相关,但分蘖期对氮肥敏感,过量施用容易造成无效分蘖增加和植株倒伏。小麦的长势和分蘖还与品种特性、播种量、播种质量、土壤肥力和墒情、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有关。所以春土壤肥力、墒情、苗情等具体情况,决定施氮量和施肥期并进行综合管理。
轮作施肥要两茬兼顾。冬小麦多与夏玉米等夏播作物轮作,在施肥上应该考虑轮作施肥特点,将两茬作物视为一体:两茬施氮量大致相当,但磷肥应该主要施给冬小麦,钾肥主施给夏玉米。
施肥原则
提高施肥技术。提倡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有机肥与无机肥要配合施用;坚持“适氮、稳磷、补微”的施肥方针,适当减少氮肥施用总量,调整氮肥的基、追比例,降低前期氮肥用量,氮肥应该分次施用;据苗情、墒情和不同麦区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水、肥综合管理措施。要将每亩总茎数控制在60万~80万,看苗分类施肥。对总茎数小于45万的弱苗田,要以促为主,提早到返青起身期追肥,并适当增加施氮量;对总茎数高于80万的旺苗田,则要在拔节后追肥,并适当减少施氮量。
加强综合管理。据当地气候特点和施肥条件,选择能正常生长和成熟、成穗率高、抗逆性强的品种;播前对种子进行筛选、晒种、消毒等处理;适期、适量播种,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进行冬前和返青期管理,对北方冬麦区要灌冬水,返青期据苗情、土壤墒情、土壤肥力酌情灌水和施肥;小麦起身至抽穗前是施肥关键期,要据苗情分类管理;抽穗后要通过适度灌水和喷施叶面肥等,防止小麦早衰,增加粒重和防治白粉病、锈病、蚜虫、黏虫、吸浆虫等病虫害。
施肥技术
①养分施用量。每亩施肥总量:N12~15千克,P2O56~8千克,K2O4~8千克。②肥料施用量。基肥:提倡施用有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尿素6~8千克或碳酸氢铵20~25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或过磷酸钙40~50千克,氯化钾5~10千克;若用复合肥,在黄淮海平原,宜选用中氮高磷低钾型,如15-20-10或16-20-18等;在长江流域,宜选用氮磷钾含量相等或相近的通用型复合肥,如15-15-15或12-15-18等,每亩施用量30~40千克。追肥:返青至拔节期亩施尿素15~20千克,1次或分2次施用。对强筋优质小麦,在扬花期可加追尿素3~5千克。
回答者:小娜 时间:2018/1/6
0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