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资问答 > 农资 > 农药 > 高温闷棚防治土传病害的详细教程。

高温闷棚防治土传病害的详细教程。

提问时间:2018/8/4匿名 | 分类:农资 | 浏览465次
2个回答

近年来,随着高附加值作物的连年栽培,缺少轮作,以及盲目施肥和不科学的管理等诸多原因,造成土壤中真菌(如镰刀菌、疫霉菌、轮枝菌等)、细菌(如青枯菌、欧氏杆菌)、根结线虫、土传病毒、地下害虫(如蛴螬、金针虫)等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给大棚户带来了很大的减产降质等巨大危害。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高温闷棚防治土传病害的详细教程。

一、高温闷棚的具体方法

整地施肥:

地要整平,整细,并结合整地施肥,以杀死有机肥中的病菌。施有机肥,如鸡粪、猪粪、牛粪等,或利用植物秸秆如玉米秆、稻草(切成3~5厘米长小段),如果加入植物秸秆的话,每亩相应增施15-20公斤尿素,因为秸秆在腐熟分解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氮素,有机肥亩用量一般3000~5000公斤。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深翻25~30厘米。有机肥如鸡粪、干牛粪等,有提高地温和维持地温的作用,使杀菌效果更好。地整好后,再按照作物的种植方式起垄或做成高低畦,这样可使地膜与地面之间形成一个小空间,有利于提高地温。

灌水:

大棚四周做坝,灌水,水面高出地面3~5厘米,有条件的覆盖旧薄膜,要关好大棚风口,盖好大棚膜,防止雨水进入,严格保持大棚的密闭性,使地表以下10厘米温度达到70℃以上,20厘米地温达到45℃以上,达到杀虫的效果。土壤的含水量与杀菌效果密切相关,如果土壤含水量过高,对于提高地温不利;土壤含水量过低,又达不到较好的杀菌效果。实践证明,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一65%时效果。

密闭大棚:

用大棚膜和地膜进行双层覆盖,周遭一定要用土压严压实,严格保持大棚的密闭性,防治薄膜破损泄露热气和温度,以免降低熏蒸效果。(为了验证膜下温度,也可以在双膜下当一个空矿泉水瓶子。)在这样的条件下处理,地表下10厘米处土壤地温可达70℃一75°C,20厘米的地温可达45℃以上,这样高的地温杀菌率可达80%以上,同时这样的高温足以把以前放置的矿泉水瓶子晒的皱缩为一团。

消毒时间:

绝大多数病菌不耐高温,经过很短时间的热处理(一般为10天左右)即可被杀死,如一些立枯病病菌、黄瓜的菌核病病菌、黄瓜疫病病菌、茄子黄萎病病菌等。但是也有的病菌特别耐高温,如根腐病病菌、根肿病病菌和枯萎病病菌等一些深根性土传染菌,由于其分布的土层深,必须处理30~50天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因此,进行土壤消毒时,不但要结合不同的作物进行不同程度地土壤深翻,而且还应根据棚内所种作物及其相应病菌的抗热能力来确定消毒时间的长短。

土壤消毒后的处理:

1、在高温闷棚后必须增施生物菌肥。因为在高温状态下,土壤中的无论有害菌还是有益菌都将被杀死,如果不增施生物菌肥,那么蔬菜定植后若遇病菌侵袭,则无有益菌缓冲或控制病害发展,蔬菜很可能会大面积发生病害,特别是根部病害,因此在蔬菜定植前按每亩80~120公斤的生物菌肥用量均匀地施入定植穴中,再用工具把肥和土壤拌匀后定植作物,以保护根际环境,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推荐加加旺激抗菌968微生物菌肥。

2、太阳热消毒对不超过15厘米深的土壤效果,对超过20厘米深的土壤消毒效果较差,因此,土壤消毒后不要再耕翻,即使耕翻也应局限于10厘米的深度。否则,会将下面土壤的病菌重新翻上来,发生再污染。太阳热消毒法虽不能对大棚进行,可是却能大幅度降低田间的病菌密度,大大减少作物发病的机会,其消毒效果能持续2年,所以对大棚可以2年消毒1次。

3、因为土壤中伴有农家肥等有机肥,在高温发酵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氨气,所以应当在揭膜通风5一7后天再定植作物,以防产生气体危害。

二、高温闷棚后的效果

1、疏松土壤,打破大棚耕作板结层,透气、保温、保墒,十分利于根系生长。

2、显着减少因重茬种植引发的枯萎病、根腐病、黄萎病、疫霉病、灰霉病、茎基腐病、病毒病等10余种病害。

3、明显减轻根结线虫及其他蛆虫的侵害。连作障碍较重的大棚,经严格处理后能够基本恢复到新建棚时的蔬菜产量和品质水平。

4、高温闷棚,快速沤腐有机肥,丰富了蔬菜所需的土壤中的营养成分,降解土壤中的有毒、有害成分,特别是降解土壤中的肥残、药残和重金属残留,为实现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创造有利条件。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高温闷棚防治土传病害的详细教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种植技术,请多多关注微信号:huobao3456tv。

回答者:小惠 时间:2018/8/4

0

高温闷棚的具体方法

整地施肥:

地要整平,整细,并结合整地施肥,以杀死有机肥中的病菌。施有机肥,如鸡粪、猪粪、牛粪等,或利用植物秸秆如玉米秆、稻草(切成3~5厘米长小段),如果加入植物秸秆的话,每亩相应增施15-20公斤尿素,因为秸秆在腐熟分解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氮素,有机肥亩用量一般3000~5000公斤。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深翻25~30厘米。有机肥如鸡粪、干牛粪等,有提高地温和维持地温的作用,使杀菌效果更好。地整好后,再按照作物的种植方式起垄或做成高低畦,这样可使地膜与地面之间形成一个小空间,有利于提高地温。

灌水:

大棚四周做坝,灌水,水面高出地面3~5厘米,有条件的覆盖旧薄膜,要关好大棚风口,盖好大棚膜,防止雨水进入,严格保持大棚的密闭性,使地表以下10厘米温度达到70℃以上,20厘米地温达到45℃以上,达到杀虫的效果。土壤的含水量与杀菌效果密切相关,如果土壤含水量过高,对于提高地温不利;土壤含水量过低,又达不到较好的杀菌效果。实践证明,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一65%时效果。

处理:

用氯化苦进行地膜覆盖土壤消毒,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方法是把氯化苦注到畦内,50平方厘米挖一穴,深度10~15厘米,每穴4毫升。每亩用药约25一30公斤。此外,在密闭大棚之前,棚体内表面喷施1遍杀菌药和杀虫剂,以杀死躲在墙缝中的病菌和害虫。

氯化苦主要应用于土壤熏蒸,防治真菌、细菌、线虫等土传病害,对杂草、地下害虫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一般于作物定植前30天左右施药,其使用方法是田地深翻残渣后,用专门的土壤注射设备向地下注射氯化苦液剂,深度为15cm,然后立即覆盖地膜,密闭熏蒸,一般熏蒸15天左右(依温度而定,温度高时间可缩短,温度低适当延长),再揭开地膜翻耕,待药液全部挥发后定植。

氯化苦液剂土壤熏蒸对土壤有一定的选择性,避免选择土质较粘通透性较差的田地,避免选择下坡和低洼处田地;氯化苦施药土壤适宜湿度55%-65%,避免太涝,以免产生药害,施药避开雨季;适宜土壤温度15-20℃,温度过低施药效果不佳。同时避免相邻地有处于生长期作物,远离牲畜、家禽、家蚕养殖地,远离水产养殖区使用;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药剂包装需统一回收处理。虽然氯化苦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和催泪作用,有警示作用,但仍属于危险化学品,在施药技术、运输保管、专用施药机械、工具养护等方面有严格要求,需经专业培训。

密闭大棚:

用大棚膜和地膜进行双层覆盖,周遭一定要用土压严压实,严格保持大棚的密闭性,防治薄膜破损泄露热气和温度,以免降低熏蒸效果。(为了验证膜下温度,也可以在双膜下当一个空矿泉水瓶子。)在这样的条件下处理,地表下10厘米处土壤地温可达70℃一75°C,20厘米的地温可达45℃以上,这样高的地温杀菌率可达80%以上,同时这样的高温足以把以前放置的矿泉水瓶子晒的皱缩为一团。

消毒时间:

绝大多数病菌不耐高温,经过很短时间的热处理(一般为10天左右)即可被杀死,如一些立枯病病菌、黄瓜的菌核病病菌、黄瓜疫病病菌、茄子黄萎病病菌等。但是也有的病菌特别耐高温,如根腐病病菌、根肿病病菌和枯萎病病菌等一些深根性土传染菌,由于其分布的土层深,必须处理30~50天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因此,进行土壤消毒时,不但要结合不同的作物进行不同程度地土壤深翻,而且还应根据棚内所种作物及其相应病菌的抗热能力来确定消毒时间的长短。

土壤消毒后的处理:

1、在高温闷棚后必须增施生物菌肥。因为在高温状态下,土壤中的无论有害菌还是有益菌都将被杀死,如果不增施生物菌肥,那么蔬菜定植后若遇病菌侵袭,则无有益菌缓冲或控制病害发展,蔬菜很可能会大面积发生病害,特别是根部病害,因此在蔬菜定植前按每亩80~120公斤的生物菌肥用量均匀地施入定植穴中,再用工具把肥和土壤拌匀后定植作物,以保护根际环境,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太阳热消毒对不超过15厘米深的土壤效果,对超过20厘米深的土壤消毒效果较差,因此,土壤消毒后不要再耕翻,即使耕翻也应局限于10厘米的深度。否则,会将下面土壤的病菌重新翻上来,发生再污染。太阳热消毒法虽不能对大棚进行,可是却能大幅度降低田间的病菌密度,大大减少作物发病的机会,其消毒效果能持续2年,所以对大棚可以2年消毒1次。

3、因为土壤中伴有农家肥等有机肥,在高温发酵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氨气,所以应当在揭膜通风5一7后天再定植作物,以防产生气体危害。

回答者:宇博 时间:2018/8/6

0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