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资问答 > 大田 > 油料 > 如何判断花生是否成熟?

如何判断花生是否成熟?

提问时间:2018/9/12匿名 | 分类:大田 | 浏览2852次
2个回答

收花生是小时候干的农活之一,因为这个活不脏不累,又有鲜花生可吃,五六岁的孩子便可参与,但是如何判断花生是否成熟,何时进行花生采收,那主要由经验丰富的大人们来负责。那么,大人们是如果判断花生是否到了采收时间呢?当然是靠眼观法。

一、看植株。同一块地里的花生是同一时间种植,土壤和水肥管理也都一直,所以成熟期基本一直,眼观这块地里的花生植株基本停止生长,茎叶色泽转深转黄,中下部出现明显落叶,这时候,就可以断送这块地里的花生基本成熟了,应该抓紧时间采收。如果等到大部分叶子落了,就明显过了采收时机,肯定会出现大量落果,如遇雨天,不落的果实也会开始生芽。

二、看荚果。有些地里由于水肥过旺,造成茎叶徒长,到了采收期,茎叶往往没有明显变黄脱落,远观照样苍绿一片。但是,由于大部分荚果已经成熟,这时候如果不及时采收,也会造成果实脱落,并且由于这样的地块往往墒情好,极易造成荚果在植株上生芽。所以,有经验的老农往往会根据不同的地块,适当拔取成墩的花生,看看荚果成熟情况。要知道花生是无限开花结果的作物,同一棵花生上的果实,并不是同一时期生成,更不可能同时成熟,所以要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只要观察大部分果实已经饱满,则可采收了。荚果成熟的标志,一是外形饱满均匀,二是外壳木质化,纹理清楚且坚硬。再成熟的花生植株,上面都会有一些无效果,即后期生长的小果嫩果,不要太在意这些小果。

三、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其实,在农村,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来决定采收期,同一地域,同时种植的花生,采收期基本一致,傻子过年看隔壁,大多数人家开始采收时,一定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花生,该下手时且下手;虽然同一地域同时种植,还要根据不同地块的水肥情况来决定,干旱的地块花生停止生长的早,就应该早收;水肥适当的地块,可适当晚收。还要结合天气情况,如果预报后期有连阴雨,抓紧时间采收。因为花生到成熟期,一遇阴雨天湿度大,花生就会掉果烂果,甚至在植株上生芽。

回答者:小恒 时间:2018/9/12

3

(1)茎叶标志花生植株进入成熟期,茎叶明显衰老,养分已大部分从茎叶转入荚果。因此,成熟期的植株,下部叶片基本脱落,仅剩下上部的几片复叶,顶端生长点停止生长,顶部2?3片复叶明显变小,茎叶不再发绿,颜色由绿转黄,中部叶片跟随着下部叶片亦逐渐枯黄脱落,小叶柄基部叶枕的睡眠运动减弱,叶片的感夜运动基本消失,中午时沿着花生垄沟行走,叶片容易碰落。花生的茎也呈现黄绿色。有个别品种收获时,叶片还是浓绿色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叶斑病、锈病等花生叶部病害严重的田块,虽然未达到生理成熟期,植株也会表现出生机衰退、叶片枯黄脱落的现象。一定不能等花生的叶片落光了才收获,否则,荚果会变成过熟果。

(2)荚果标志大多数荚果果壳韧硬,网纹明显。果壳开始变硬、变薄,颜色逐渐由白色转为浅黄色;内果皮海绵组织极度干缩变薄,颜色由白色转为浅棕色,逐步加深;中果皮纤维层日益木质化,逐渐由白色转为黄色、橘红色、棕色、黄褐色以至黑褐色。产区农民把壳内着色的荚果称作“金里”或“铁里”,这是花生荚果成熟的良好标志,即果壳内的海绵组织(内果皮)完全干缩变薄、紧贴里壳内壁呈深棕色,多数品种种子挤压处的内果皮呈现黑褐色的斑片。美国产区检查花生荚果成熟度的方法是:在荚果腹缝线上刮去外果皮,见中果皮已由黄褐色转黑褐色。如果饱果成熟期遇到严重干旱或受其他不良因素影响,花生种子未能充分饱满,直到茎叶枯衰之时,果壳依然外黄里白,内果皮不着色。荚果外观颜色与种植土壤类型和质地有关,主要以网纹和内果壁颜色来确定成熟与否。

(3)种子标志成熟籽仁饱满、皮薄、光润、硬度较大,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这是田间鉴定的标志。未成熟的种子,游离脂肪酸多,种子维生素E易受破坏。维生素E是脂肪内天然抗氧化剂,对脂溶性的维生素A有保护作用。因此,未成熟即收获的种子,不但油分易酸败,而且维生素A也不易保存。此外,成熟种子油酸与亚油酸比值增大,油分不易氧化,较耐贮藏。成热种子,油分增加,使油脂呈黄色的斤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被冲淡。


回答者:小贺 时间:2019/9/30

0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