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资问答 > 大田 > 粮食 > 玉米褐斑病有哪几种根治方法

玉米褐斑病有哪几种根治方法

提问时间:2020/6/1匿名 | 分类:大田 | 浏览695次
1个回答

玉米生长初期发病如果不采取措施,就会造成玉米颗粒无收;如果中期已长出玉米穗时发病,会使玉米大幅减产;晚期发病,则会出现籽粒不饱满的症状。该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15%,严重的可达30~40%左右。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的发生会更严重些,一旦爆发就会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威胁。

不少玉米种植户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防治不及时,导致该病在玉米间的大面积发生。为此我整理了一些关于玉米褐斑病的资料,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玉米褐斑病的病发症状

玉米褐斑病为真菌病害,是玉米的次要病害,但是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该病先在顶部叶片的发生,初侵染病斑为水浸状褪绿小斑点,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在叶片上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叶鞘、叶脉上的病斑较大,红褐色到紫色,常连片致维管束坏死,随后叶片由于养分无法传输而枯死。成熟病斑中间隆起,内为褐色粉末状休眠孢子堆,休眠孢子埋藏于叶肉细胞组织中,叶片上病斑连片并呈垂直于叶脉的病斑区和健康组织相间的黄绿条带,这也是区别于其它叶斑病的主要特征。

二、玉米褐斑病的发生规律

(一) 病原菌

玉米褐斑病由玉蜀黍节壶菌引起,病原菌是鞭毛菌亚门的节壶菌属。玉米褐斑病菌为玉米上的一种专性寄生菌,寄生在薄壁细胞内。病菌以休眠孢子在土地或病残体中越冬,休眠孢子囊壁厚,呈近圆形至卵圆形或球形,黄褐色,略扁平,有囊盖。第2年休眠孢子囊产生孢子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叶片表面上水滴中移动,并形成侵染丝,侵害玉米的幼嫩组织。

(二) 发生原因

1. 地势因素

田边、渠边通风向阳的地头玉米褐斑病发病较轻或不发病,距地边5~6m以里发病较重,大部分病株均有叶片千枯现象,病株穗位以下叶片全部千枯,造成茎秆很容易倒折,甚至有的病株出现雄穗不散粉,雌穗授不上粉的现象,致使玉米减产。

2. 土壤脱肥

一般不施基肥或施用量较小,同时玉米苗期追肥量过小或过晚,导致玉米5~8片叶时,土壤肥力不足,田间出现脱肥现象,营养不良,叶片发黄,抗病性降低,是引起玉米褐斑病大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

3. 菌原充足

由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导致玉米连年重茬连作;同时,玉米秸秆还田面积越来越大,导致病原菌在田间逐年积累。而且用秸秆沤肥后未经高温充分腐熟,施入田间后,也造成田间病源菌的增加,给该病的流行提供了必要的菌原条件。

4. 气候条件

在玉米的生长季节即玉米出苗后,降水频繁并出现高温、高湿、寡照天气,长时间降雨,田间大面积积水,易诱发此病。

5. 品种抗病性

品种的抗病性是影响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感病品种的推广种植会加快病菌侵染的速度且使病情加剧,成为病菌的侵染源及媒介,目前种植的品种大多属于竖叶型高产品种,如:济单7号、豫玉26、农大108,较易感染,发病较快、多。

6. 害虫的发生

粘虫、棉铃虫、玉米螟等害虫发生的轻重可直接影响此病发生轻重,原因是害虫为害造成大量伤口,为病菌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病虫携带病菌也可直接传病。

7. 管理的粗放

农民朋友们一般习惯苗期较少施肥,中期追肥期偏晚,大多在大喇叭口期后,有的地块管理比较粗放,田块杂草较多,苗前未用除草剂,田间麦茬较高,苗后除草剂效果差,杂草丛生,导致苗期土壤肥力不足,玉米叶色变黄,长势弱,抗病性降低,诱发褐斑病流行。

8. 防治不及时

发病初期农户对其症状认识不清,有的疏于管理,感觉叶片上的病斑不会影响雌雄穗发育,有的误认为是虫害,误用杀虫剂,用药不当,错过防治适期,造成褐斑病严重发生。

三、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时间

玉米褐斑病病菌以休眠孢子在土壤里或病残体中越冬,翌年靠气流传播到植株上,病菌遇到合适的条件萌发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叶片表面上水滴中游动,形成侵染丝,侵害玉米幼嫩组织。在7~8月份若温度高、湿度大,阴雨日较多时,有利于发病。在土壤瘠薄地块玉米长势差发病较重,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玉米健壮,叶色深绿,病害较轻甚至不发病。玉米褐斑病一般以玉米8~10片叶时发生较多、较重,12片叶以后发生较少、较轻。

四、玉米褐斑病的防治措施

(一) 农业防治

1. 种植抗病品种。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抗病品种的种植不仅可以使当年的玉米免受危害,还可以有效减少侵染源。目前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有蠡玉37、漯玉336等。

2. 清洁田园,减低菌源基数。玉米收获后,应及时田间病残体,或深耕深埋,以降低褐斑病病菌基数。发病重的地块应将秸秆集中处理,禁止秸秆还田。

3. 采取轮作倒茬的方式阻断病菌传播。重发生田应与非禾本科作物如瓜类、蔬菜等经济作物轮作倒茬,从而阻断病菌的传播。

4. 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透性。根据品种差异,合理密植。一般种植密度应控制在4000株/亩以内,以免密度过大或过小,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性。

5. 合理施肥,提高作物抗病性。不用病株作饲料或沤肥,或应待其充分腐熟后再施入田间;实施配方施肥,施足基肥,适时追肥,防止偏施氮肥;合理增施磷、钾肥,追施复合肥,补施微肥。尤其是要施足钾肥,以提高抗病能力。

6. 合理排灌,避免湿度过大。降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7. 及时中耕除草。玉米出苗后3~4叶前要及时定苗,中耕除草,破除土壤板结,增进土壤透气性,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二) 药剂防治

1. 提早预防

玉米4~5叶期,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60g或25%戊唑醇悬浮剂20~30mL对水30kg喷施,既可防治玉米苗期病害,又可兼防玉米褐斑病。

2. 药剂喷雾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用20%粉锈宁乳油3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1500倍液喷洒,每隔7~10天喷1次,喷2~3次;若在药液中加入适量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叶面肥,则效果更好。喷药时,要重点喷洒中下部叶片和叶鞘。另外,施药时间应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以避开高温时间。


回答者:左超亚 时间:2020/6/1

0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火爆农资招商网由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孙学军律师担任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073709163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注明来源,合作共赢!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火爆商标注册证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