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资问答 > 农资 > 农药 > 中生菌素的用法?中生菌素可以和哪些药混用?

中生菌素的用法?中生菌素可以和哪些药混用?

提问时间:2020/8/31匿名 | 分类:农资 | 浏览5953次
1个回答

中生菌素是由淡紫灰链霉菌海南变种产生的,属N-糖苷类碱性水溶性物质。下面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中生菌素的用法?中生菌素可以和哪些药混用?

201816172448283.jpg

中生菌素的用法

作用方式:对细菌是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菌体死亡;对真菌是使丝状菌丝变形,抑制孢子萌发并能直接杀死孢子。中生菌素对农作物的细菌性病害及部分真菌性病害具有很高的活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中生菌素可以和哪些药混用

0.3%四霉素+1.7%中生菌素:

四霉素(梧宁霉素)为不吸水链霉菌梧州亚种的发酵代谢产物,其中大环内酯四烯可用于防治细菌病害;中生菌素为N-糖甙类生物源,通过抑制病原细菌菌体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导致菌体死亡,防治对象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亩用量40-60毫升兑水喷雾。于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前期或初期喷雾均匀。

39%丙森锌+2%中生菌素:

丙森锌主要是抑制病原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同时丙森锌可释放锌离子以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锌元素,因此具有叶面肥的功效。二者复配使用具有保护、和预防作用,对植物细菌性病害的防效好。用药量70-80克/亩,兑水喷雾能有效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2%中生菌素+3%春雷霉素:

春雷霉素能影响病菌的蛋白质合成,抑制菌丝伸长和造成细胞颗粒化,终杀菌。二者都为生物杀菌剂,具有保护、和预防作用,对植物细菌性病害的防效好。防治对象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水稀释喷雾使用70-80克/亩喷雾。

3%中生菌素+18%乙酸铜: 

乙酸铜为有机铜类杀菌剂,能直接抑制和破坏核酸和脂蛋白(病毒的主要组分)的形成,直击靶标,对土壤中存活多年的真菌、细菌、病毒等均具有较强杀灭效果。同时又能激活植物自身的防卫反应,既有保护和预防作用,又具有和铲除作用;病菌抗性风险低,低毒环保。中生菌素和乙酸铜混配,在柑橘树溃疡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稀释900-1200倍液喷雾。

2.5%中生菌素+7.5%氨基寡糖素:

中生菌素是一种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具有触杀、渗透作用。氨基寡糖素可诱导植物的抗病性,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产生免疫和杀灭作用。两者复配对番茄的青枯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治番茄青枯病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兑水1600-2000倍液均匀喷雾,视病害发生情况。每10天左右施药1次。

3%中生菌素+10%醚菌酯:

醚菌酯能控制子囊菌纲等大多数病害,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和铲除活性,另外有很好的渗透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中生菌素和醚菌酯混配,可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制剂使用量45-60克/亩,兑水均匀喷雾,黄瓜间隔期为3天,每季多施用2次。

3%中生菌素+5%苯醚甲环唑:

为三唑类与N-糖甙类生物源药剂的混配制剂,具有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和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菌体死亡两种作用机制,能够有效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在病害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施药,采用全株叶片、果实均匀喷雾。使用方法稀释1500-2000倍液均匀喷雾。

22%嘧霉胺+3%中生菌素:

嘧霉胺通过抑制病菌侵染酶的分泌从而阻止病菌侵染,并杀死病菌。具有保护和作用,同时具有内吸和熏蒸作用,施药后迅速达到植株的花、幼果等喷雾无法达到的部位杀死病菌,尤其是加入卤族渗透剂后,可增加在叶片和果实附着时间和渗透速度,有利于吸收,使药效更快、更稳定。中生菌素和嘧霉胺混配

防治黄瓜灰霉病亩用药100-120兑水均匀喷雾。

3%中生菌素+22%烯酰吗啉:

烯酰吗啉是吗啉类杀菌剂,对霜霉属、疫霉属病菌有效。烯酰吗啉作用机制是破坏病菌细胞壁膜的形成,引起孢子囊壁的分解,而使病菌死亡。中生菌素成分为N-糖甙类,能够抗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二者混配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效和持效性。使用方法亩用30-40克兑水喷雾。

以上分享的内容就是中生菌素的用法?中生菌素可以和哪些药混用的答案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为大家解除疑惑,让大家更了解中生菌素。


回答者:小琪 时间:2020/8/31

0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