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资问答 > 水果 > 浆果 > 无花果的常见病害都有什么?怎么防治?

无花果的常见病害都有什么?怎么防治?

提问时间:2020/9/30匿名 | 分类:水果 | 浏览2111次
2个回答

无花果本身病虫害极少,在原产地生长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农药。从目前的生产过程中来看,北方地区无花果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的极少,因其干燥的气候特征决定,即使偶有发病,也多集中在夏季高温高湿的一段时间内,多因果园管理不到位,通风透光差所致,基本为常见的菌病,极易防治;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湿热,无花果生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病害要多一些,但大多也较易防治。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怎么防治吧

(一) 无花果疫霉病

无花果的叶片、新梢、枝条和果实都能感染此疫病。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病,南方的梅雨季节易发病,发病时下部出现不规则的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逐渐扩大,严重时枯焦落叶;新梢发病后,呈黄褐色至暗褐色;病果潮湿时有白色霉层,迅速软化、落地,遇干旱天气,易失水干枯,挂于枝头。

该病是由疫霉病菌引起,病原菌随病组织在土壤中越冬,无花果展叶时开始活动,降雨时土壤表层的病菌溅到下部叶片上,此为初步感染。一般6月底至7月,9月份有两个发病高峰期,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一时期的降雨情况及田间的温湿度。雨水多,发病重;树龄高,枝叶密,田间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如防治不利,土壤中此菌逐年增多,随雨水冲刷逐渐扩散,种植年限越长,发病率越高。

  此种病害,主要由于高温高湿造成,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发病极少,即使发病也仅集中在夏季连续几天持续降雨时,采用加强田间管理的方法即可避免防治。南方地区雨水频繁,且气候温湿,此病害发病几率高且程度较重,可采用药剂防治。防治方法如下:

1、  田间管理 

无花果不同品种间疫病发生的情况相差悬殊,可在品种选择上做些选择。在种植时合理选择种植密度,以果树长成后,通风透光好为佳。对于已经建成的无花果园,可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提高定干高度,不留过长的结果枝,尽量减少枝条下垂,主干20厘米以内的分支全部去掉,减少病菌的侵染机会;适当去除叶片密度高处的叶片,提高果树通风透光的条件。加强田间管理,即使排除积水、除草、病果。如有条件,可以用地膜对果园进行全园覆盖,防治病菌随雨水飞溅侵染植株。欢迎

2、  药剂防治 

对于发病频繁,发病较重的地区,根据各地情况选择在6月初、6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三个时间段开始喷药保护,可选用1:2:200的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或80%多菌灵500-600倍液,每隔7到10天喷一次,连喷3到5次。久雨初晴需及时喷施。

(二)  无花果炭疽病

果实近熟时受害,发病初期果面出现针头大的淡褐色圆形病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果肉软腐,呈圆锥状深入果肉,后期病斑下陷,表面呈现颜色深浅交错的轮纹,直径达到1-2厘米时,病斑中心产生凸起小颗粒,初为褐色,后变为黑色,呈同心轮纹状排列,逐渐向外发展,潮湿条件下有粉红色粘液,发病严重时,病斑可扩大到半个或整个果面,果实软腐,易脱落,或干缩成僵果。

该病害由真菌引起,在露地环境条件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果、小僵果、干枯的小枝上越冬。次年6月前后,气温回升至20℃以上时,经雨水淋湿后,形成大量孢子,成为主要侵染源,病菌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萌发侵染,病菌通过果皮角质层或皮孔、伤口侵入果肉,经过10—20天的潜育期便可出现病斑,此为初次侵染。有部分品种病菌侵入幼果后,直至果实开始成熟时才表现出症状。一般7月上旬至中旬开始发病,8月上、中旬发病多,遇到多雨天气进入发病盛期,病果可不断地释放分生孢子,反复进行再次侵染。生长季节不断传染,一直到晚秋。高温、高湿、多雨情况下,发病重;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树冠郁闭、通风不良、偏施氮肥、日灼、虫害等均利于该病发生。树势强病轻,树势弱病重。

该病害北方地区在夏季雨水较多的一段时期易发生,采用加强田间管理的方法即可预防,病害较重时需用药剂防治,雨水减少天气干燥时病害会明显减少;南方地区病害时间和程度明显要高于北方地区,更要注意田间管理,发生病害是要及时,否则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害会迅速蔓延。防治方法如下:

1、  田间管理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保持土壤疏松通气,注意排水。不定期摘除多余的枝条和叶片,保持果园通风透光良好。生长季节即使剪出病果、病叶并集中销毁。对于年年发病的果园,应特别注意在冬季小僵果、病枯枝等,即使刮除被病果沾染过的树皮,减少感染源。

2、  药剂防治

春季萌芽前,用石硫合剂加0.5%五氯酚那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洒果园。果树发病后,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5:200倍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3-5次,如果病害不见控制,可多喷几次。

(三)  无花果叶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病斑初期呈现淡褐色或深褐色,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成不规则多角形,直径一般2到8毫米,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少量黑色绒状粒点。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落叶上越冬,第二年6月到7月温湿度条件合适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步侵染,孢子并随风雨传播。20℃以上是分生孢子开始萌芽,在叶背面萌发,产生芽管,由气孔进入。一般8月初开始发病,9月份可引起大量落叶和落果。

该病害的防治方法如下。加强果园的肥水管理,加强果树树形管理,去掉多余枝条和叶片,去掉病叶并集中销毁。改良土壤,增强树势,提高无花果果树的抗病能力。在病害流行区,每七天一次喷施1:3:200的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连喷3到5次。

(四)  无花果枯枝病

  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初期病部稍凹陷,课件米粒大小的胶点,逐渐出现紫红色椭圆形凹陷病斑。以后胶点增多,并由黄白色渐变为褐色、棕色或黑色,胶量增大,病处组织腐烂湿润,黄褐色,有酒糟味,深可达木质部。后期并部干缩凹陷,表面密生黑色粒点,潮湿时涌出橘红色丝状孢子角。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树干病部组织中越冬。第二年4月份,产生孢子角,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主要经伤口侵入,也可以由皮孔、叶痕侵入。4-5月发病严重,8-9月发病加深。冻害往往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土壤粘重,排水不良,肥力不足的果园,发病较重。

  该病害可通过以下方法防治。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及时检查去除得病的枝干,并消毒保护;病害严重的,要及时整株果树。病枝病树需集中销毁。需要药剂时,在发芽前,树体喷石硫合剂,或喷施40%福美砷6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保护树干。5-6月份,在喷2到3次1:2:200的波尔多液。

(五) 无花果灰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后初期产生红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清晰,以后变灰色,高温多雨季节迅速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密集并互相联合,使叶片呈现焦枯现象。该病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落叶中越冬,第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4月下旬至5月中旬开始在全国各地发生,高温高湿环境病害发生严重,降雨多的地区或降雨多的年份病害较重。

  防治方法:

  加强水肥管理,多使用有机肥,适当增施磷肥、钾肥,少用甚至不用氮肥。同时注意适度修剪,减少不必要的枝条和叶片,控制坐果数量,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及时病枝、病果,减少病原,秋后集中清园,销毁病叶、落叶,消灭病原。

  发病前半个月左右,一般在4月上旬,喷1:2:300波尔多液,或0.5:0.5:1:200的锌铜石灰液,或50%可湿性丹粉剂0.5千克加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六)  无花果果锈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幼果及嫩枝。叶片5月上旬发病,发病初期叶片证明出现1毫米大小的黄绿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0.5到1厘米的橙黄色圆形病斑,边缘红色。其后叶片背面隆起,生出许多黄色毛状物,内含大量果锈病孢子;嫩枝受害后,病部橙黄色隆起,呈纺锤形。幼果发病后表面发生圆形病斑,有黄色变褐色,上生土黄色毛状物,病果局部生长停滞,多成畸形。

病菌以当年生菌丝体在桧柏病部越冬,第二年春季形成冬孢子角,吸水膨胀后萌发产生担孢子,随风传播,落到无花果树上,萌发后直接侵入,也可从气孔侵入。一年一次侵染。病害的轻重与果园周围桧柏的多少盒距离远近有关系,在5公里范围内,桧柏多则病害重,反之则轻。无花果萌芽、幼叶初展时,如遇多雨、多风及温度适宜天气,病害则重,反之则轻。

此种病害是由周边其他树木传播,故建园时不应选择在周围有桧柏的场地。如遇发病可在无花果萌芽至展叶的30天内开始喷药保护。可用1:0.5:200倍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萎锈灵乳液200-400倍液、97%敌锈钠250倍液喷洒。一般3月初喷1次,以后隔半个月喷一次,连喷3-5次。

(七)  无花果枯萎病

该病发病时间为每年3月中旬到6月下旬,以苗圃地发生较为严重,病发时无花果叶片先端和插条基部常发生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到整叶及全株,导致植株死亡。为预防发病,可用500倍液甲基硫菌灵对土壤进行消毒,苗木生长期间每7天左右喷1次波尔多液;苗木发病后,可喷施1000倍液50%的退菌特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效果良好。

(八)  无花果黑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无花果的果实和叶片。病害叶片出现暗褐色豆粒大小的圆形病斑,病斑微凸,微现轮纹。幼果受害初期,果皮上出现针头大小的黑色斑点,随着果实的膨大,斑点逐渐增大,病斑变硬,微凸,布满整个果实,严重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

该病害由真菌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果、小僵果、干枯的小枝上越冬。次年6月前后,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孢子,成为主要侵染源,一般7月上旬至中旬开始发病,8月上、中旬发病多。生长季节不断传染,一直到晚秋。高温、高湿季节发病严重。果园排水不良,果树栽植密度过高,枝干叶片过密等均能是病害加重。

该病害北方地区在夏季雨水较多的一段时期易发生,采用加强田间管理的方法即可预防,病害较重时需用药剂防治,雨水减少天气干燥时病害会明显减少;南方地区病害时间和程度明显要高于北方地区,更要注意田间管理,发生病害是要及时,否则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害会迅速蔓延。

防治方法如下:

田间管理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保持土壤疏松通气,注意排水。不定期摘除多余的枝条和叶片,保持果园通风透光良好。生长季节即使剪出病果、病叶并集中销毁。对于年年发病的果园,应特别注意在冬季小僵果、病枯枝等,即使刮除被病果沾染过的树皮,减少感染源。

药剂防治 春季萌芽前,用石硫合剂加0.5%五氯酚那液、或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洒果园。果树发病后,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或1:0.5:200倍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3-5次,如果病害不见控制,可多喷几次。

以上就是无花果的常见病害都有什么?怎么防治?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到有疑问的朋友们排忧解惑。


回答者:小琪 时间:2020/9/30

0

无花果本身病虫害极少,在原产地生长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农药。从目前的生产过程中来看,北方地区无花果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的极少,因其干燥的气候特征决定,即使偶有发病,也多集中在夏季高温高湿的一段时间内,多因果园管理不到位,通风透光差所致,基本为常见的菌病,极易防治;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湿热,无花果生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病害要多一些,但大多也较易防治。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怎么防治吧

(一) 无花果疫霉病

无花果的叶片、新梢、枝条和果实都能感染此疫病。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病,南方的梅雨季节易发病,发病时下部出现不规则的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逐渐扩大,严重时枯焦落叶;新梢发病后,呈黄褐色至暗褐色;病果潮湿时有白色霉层,迅速软化、落地,遇干旱天气,易失水干枯,挂于枝头。

该病是由疫霉病菌引起,病原菌随病组织在土壤中越冬,无花果展叶时开始活动,降雨时土壤表层的病菌溅到下部叶片上,此为初步感染。一般6月底至7月,9月份有两个发病高峰期,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一时期的降雨情况及田间的温湿度。雨水多,发病重;树龄高,枝叶密,田间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如防治不利,土壤中此菌逐年增多,随雨水冲刷逐渐扩散,种植年限越长,发病率越高。

  此种病害,主要由于高温高湿造成,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发病极少,即使发病也仅集中在夏季连续几天持续降雨时,采用加强田间管理的方法即可避免防治。南方地区雨水频繁,且气候温湿,此病害发病几率高且程度较重,可采用药剂防治。防治方法如下:

1、  田间管理 

无花果不同品种间疫病发生的情况相差悬殊,可在品种选择上做些选择。在种植时合理选择种植密度,以果树长成后,通风透光好为佳。对于已经建成的无花果园,可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提高定干高度,不留过长的结果枝,尽量减少枝条下垂,主干20厘米以内的分支全部去掉,减少病菌的侵染机会;适当去除叶片密度高处的叶片,提高果树通风透光的条件。加强田间管理,即使排除积水、除草、病果。如有条件,可以用地膜对果园进行全园覆盖,防治病菌随雨水飞溅侵染植株。欢迎

2、  药剂防治 

对于发病频繁,发病较重的地区,根据各地情况选择在6月初、6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三个时间段开始喷药保护,可选用1:2:200的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或80%多菌灵500-600倍液,每隔7到10天喷一次,连喷3到5次。久雨初晴需及时喷施。

(二)  无花果炭疽病

果实近熟时受害,发病初期果面出现针头大的淡褐色圆形病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果肉软腐,呈圆锥状深入果肉,后期病斑下陷,表面呈现颜色深浅交错的轮纹,直径达到1-2厘米时,病斑中心产生凸起小颗粒,初为褐色,后变为黑色,呈同心轮纹状排列,逐渐向外发展,潮湿条件下有粉红色粘液,发病严重时,病斑可扩大到半个或整个果面,果实软腐,易脱落,或干缩成僵果。

该病害由真菌引起,在露地环境条件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果、小僵果、干枯的小枝上越冬。次年6月前后,气温回升至20℃以上时,经雨水淋湿后,形成大量孢子,成为主要侵染源,病菌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萌发侵染,病菌通过果皮角质层或皮孔、伤口侵入果肉,经过10—20天的潜育期便可出现病斑,此为初次侵染。有部分品种病菌侵入幼果后,直至果实开始成熟时才表现出症状。一般7月上旬至中旬开始发病,8月上、中旬发病多,遇到多雨天气进入发病盛期,病果可不断地释放分生孢子,反复进行再次侵染。生长季节不断传染,一直到晚秋。高温、高湿、多雨情况下,发病重;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树冠郁闭、通风不良、偏施氮肥、日灼、虫害等均利于该病发生。树势强病轻,树势弱病重。

该病害北方地区在夏季雨水较多的一段时期易发生,采用加强田间管理的方法即可预防,病害较重时需用药剂防治,雨水减少天气干燥时病害会明显减少;南方地区病害时间和程度明显要高于北方地区,更要注意田间管理,发生病害是要及时,否则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害会迅速蔓延。防治方法如下:

1、  田间管理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保持土壤疏松通气,注意排水。不定期摘除多余的枝条和叶片,保持果园通风透光良好。生长季节即使剪出病果、病叶并集中销毁。对于年年发病的果园,应特别注意在冬季小僵果、病枯枝等,即使刮除被病果沾染过的树皮,减少感染源。

2、  药剂防治

春季萌芽前,用石硫合剂加0.5%五氯酚那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洒果园。果树发病后,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5:200倍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3-5次,如果病害不见控制,可多喷几次。

(三)  无花果叶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病斑初期呈现淡褐色或深褐色,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成不规则多角形,直径一般2到8毫米,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少量黑色绒状粒点。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落叶上越冬,第二年6月到7月温湿度条件合适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步侵染,孢子并随风雨传播。20℃以上是分生孢子开始萌芽,在叶背面萌发,产生芽管,由气孔进入。一般8月初开始发病,9月份可引起大量落叶和落果。

该病害的防治方法如下。加强果园的肥水管理,加强果树树形管理,去掉多余枝条和叶片,去掉病叶并集中销毁。改良土壤,增强树势,提高无花果果树的抗病能力。在病害流行区,每七天一次喷施1:3:200的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连喷3到5次。

(四)  无花果枯枝病

  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初期病部稍凹陷,课件米粒大小的胶点,逐渐出现紫红色椭圆形凹陷病斑。以后胶点增多,并由黄白色渐变为褐色、棕色或黑色,胶量增大,病处组织腐烂湿润,黄褐色,有酒糟味,深可达木质部。后期并部干缩凹陷,表面密生黑色粒点,潮湿时涌出橘红色丝状孢子角。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树干病部组织中越冬。第二年4月份,产生孢子角,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主要经伤口侵入,也可以由皮孔、叶痕侵入。4-5月发病严重,8-9月发病加深。冻害往往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土壤粘重,排水不良,肥力不足的果园,发病较重。

  该病害可通过以下方法防治。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及时检查去除得病的枝干,并消毒保护;病害严重的,要及时整株果树。病枝病树需集中销毁。需要药剂时,在发芽前,树体喷石硫合剂,或喷施40%福美砷6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保护树干。5-6月份,在喷2到3次1:2:200的波尔多液。

(五) 无花果灰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后初期产生红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清晰,以后变灰色,高温多雨季节迅速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密集并互相联合,使叶片呈现焦枯现象。该病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落叶中越冬,第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4月下旬至5月中旬开始在全国各地发生,高温高湿环境病害发生严重,降雨多的地区或降雨多的年份病害较重。

  防治方法:

  加强水肥管理,多使用有机肥,适当增施磷肥、钾肥,少用甚至不用氮肥。同时注意适度修剪,减少不必要的枝条和叶片,控制坐果数量,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及时病枝、病果,减少病原,秋后集中清园,销毁病叶、落叶,消灭病原。

  发病前半个月左右,一般在4月上旬,喷1:2:300波尔多液,或0.5:0.5:1:200的锌铜石灰液,或50%可湿性丹粉剂0.5千克加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六)  无花果果锈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幼果及嫩枝。叶片5月上旬发病,发病初期叶片证明出现1毫米大小的黄绿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0.5到1厘米的橙黄色圆形病斑,边缘红色。其后叶片背面隆起,生出许多黄色毛状物,内含大量果锈病孢子;嫩枝受害后,病部橙黄色隆起,呈纺锤形。幼果发病后表面发生圆形病斑,有黄色变褐色,上生土黄色毛状物,病果局部生长停滞,多成畸形。

病菌以当年生菌丝体在桧柏病部越冬,第二年春季形成冬孢子角,吸水膨胀后萌发产生担孢子,随风传播,落到无花果树上,萌发后直接侵入,也可从气孔侵入。一年一次侵染。病害的轻重与果园周围桧柏的多少盒距离远近有关系,在5公里范围内,桧柏多则病害重,反之则轻。无花果萌芽、幼叶初展时,如遇多雨、多风及温度适宜天气,病害则重,反之则轻。

此种病害是由周边其他树木传播,故建园时不应选择在周围有桧柏的场地。如遇发病可在无花果萌芽至展叶的30天内开始喷药保护。可用1:0.5:200倍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萎锈灵乳液200-400倍液、97%敌锈钠250倍液喷洒。一般3月初喷1次,以后隔半个月喷一次,连喷3-5次。

(七)  无花果枯萎病

该病发病时间为每年3月中旬到6月下旬,以苗圃地发生较为严重,病发时无花果叶片先端和插条基部常发生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到整叶及全株,导致植株死亡。为预防发病,可用500倍液甲基硫菌灵对土壤进行消毒,苗木生长期间每7天左右喷1次波尔多液;苗木发病后,可喷施1000倍液50%的退菌特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效果良好。

(八)  无花果黑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无花果的果实和叶片。病害叶片出现暗褐色豆粒大小的圆形病斑,病斑微凸,微现轮纹。幼果受害初期,果皮上出现针头大小的黑色斑点,随着果实的膨大,斑点逐渐增大,病斑变硬,微凸,布满整个果实,严重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

该病害由真菌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果、小僵果、干枯的小枝上越冬。次年6月前后,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孢子,成为主要侵染源,一般7月上旬至中旬开始发病,8月上、中旬发病多。生长季节不断传染,一直到晚秋。高温、高湿季节发病严重。果园排水不良,果树栽植密度过高,枝干叶片过密等均能是病害加重。

该病害北方地区在夏季雨水较多的一段时期易发生,采用加强田间管理的方法即可预防,病害较重时需用药剂防治,雨水减少天气干燥时病害会明显减少;南方地区病害时间和程度明显要高于北方地区,更要注意田间管理,发生病害是要及时,否则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害会迅速蔓延。

防治方法如下:

田间管理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保持土壤疏松通气,注意排水。不定期摘除多余的枝条和叶片,保持果园通风透光良好。生长季节即使剪出病果、病叶并集中销毁。对于年年发病的果园,应特别注意在冬季小僵果、病枯枝等,即使刮除被病果沾染过的树皮,减少感染源。

药剂防治 春季萌芽前,用石硫合剂加0.5%五氯酚那液、或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洒果园。果树发病后,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或1:0.5:200倍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3-5次,如果病害不见控制,可多喷几次。

以上就是无花果的常见病害都有什么?怎么防治?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到有疑问的朋友们排忧解惑。


回答者:小琪 时间:2020/9/30

0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