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赤枯病
危害特征
水稻赤枯病的发生内因是稻株体内钾含量不足,营养比例失调,秧苗素质差。
发病植株外部的典型症状是: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的赤褐色铁锈状斑点,严重时聚合成斑块或条状。
斑点从下部老叶产生,然后向下逐渐变赤褐色,全叶枯死;由下部老叶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严重者全株只有少数新叶保持绿色,远望似火烧状。
由缺素引起的缺钾型和缺磷型是生理性的,而中毒型赤枯主要发生在长期浸水。
防治方法
改良土壤,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绿肥做基肥,不宜过量,耕翻不能过迟;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早施钾肥、磷肥,忌追肥单施氮肥。
改造低洼浸水田,做好排水沟;早稻要浅灌勤灌,及时耘田,增加土壤通透性。
发病稻田要立即排水,酌施石灰,轻度搁田,促进浮泥沉实,以利新根早发、水稻孕穗期至灌浆期叶面喷施多功能高效液肥隔15天1次。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
危害特征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
苗期染病:叶片或叶鞘上出现褐色小斑,后扩展呈紫褐色长条斑,边缘清晰,有时与叶片等长;病苗枯萎或病叶脱落,植株矮小。
成株期染病:先在叶片基部中脉发病,初呈水浸状黄白色,后沿叶脉扩展上达叶尖,下至叶鞘基部形成黄褐至深褐色的长条斑,病组织质脆易折,后全叶卷曲枯死。
叶鞘染病:呈不规则斑块,后变黄褐,全部腐烂。心叶发病:不能抽出,死于叶苞内,拔出有腐臭味,用手挤压有乳白至淡黄色菌液溢出。
防治方法
建立合理排灌系统,防止大水淹没稻田,及时排水;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发病初期,可用氯溴异氰尿酸、中生菌素或三氯异氰尿酸预防。
水稻胡麻叶斑病
危害特征
从秧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主要为害叶片。
种子芽期受害:芽鞘变褐,芽不抽出,子叶枯死。
叶片染病:初期有褐色小点,渐扩大为芝麻粒大小、中央褐色至灰白,边缘褐色的椭圆病斑,有深浅不同的黄晕;严重时连成不规则大斑;病叶由叶尖向内干枯,死苗上产生黑色霉状物。
叶鞘染病:初期为暗褐色,边缘淡褐色,水渍状椭圆形病斑,后为中心灰褐色的不规则大斑。穗颈和枝梗发病:受害部位暗褐色,造成穗枯。
谷粒染病:早期受害的谷粒灰黑色扩至全粒造成秕谷,后期受害病斑小,边缘不明显;严重时谷粒质脆易碎;湿润时,病部长出黑色绒状霉层。
防治方法
深耕灭茬,降低菌源,防除田边杂草;
酸性土壤注意排水,适当施用石灰;
要浅灌勤灌;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种子消毒:咪鲜胺或福美双浸种48小时,捞出洗净、催芽、播种。
在抽穗至乳熟阶段, 以保护剑叶、穗颈和谷粒不受侵染,在水稻破口前4~7天和齐穗期各喷1次,可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嘧菌酯或异稻瘟净预防
以上就是水稻常见细菌病害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有疑惑的朋友们排忧解惑。
回答者:小琪 时间:2020/1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