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资问答 > 农资 > 农药 > 灭草松怎么使用?灭草松在常见作物上的使用技术

灭草松怎么使用?灭草松在常见作物上的使用技术

提问时间:2021/3/25匿名 | 分类:农资 | 浏览3069次
1个回答

灭草松,属杂环类选择性触杀型苗后除草剂,灭草松在国内登记和实际应用的农作物有水稻(直播田和移栽田)、玉米、小麦、大麦、花生、高粱、大豆、蚕豆、菜豆、豌豆、洋葱、马铃薯、甘蔗、茶园、甘薯、苜蓿、亚麻、草原牧场、暖剂型草坪及部分中草药(黄芪、苏子、薄荷、留兰香等)等,主要用于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灭草松对水、旱田中苍耳、问荆、马齿苋、反枝苋、播娘蒿、荠菜、苘麻、鸭跖草(1~2叶期效果好,3叶期后药效明显下降)、地肤、繁缕、矮慈菇、野慈菇、雨久花、野舌草、多种莎草都有很好防效。尤以对旱田中苍耳、水田中矮慈菇、野慈菇为,对问荆防效明显优于其它药剂,对水旱田中多种莎草有效,并表现出独特杀草活性。到目前为止,在阔叶作物田防除阔叶杂草,性的药剂就是灭草松。

  灭草松的作用机理:主要经过叶片吸收(水田中根系也可吸收),经叶面渗透传导到叶绿体内,抑制光合作用电子传递。施药后2小时化合作用过程的二氧化吸收、同化过程受抑制;11小时全部停止,叶萎蔫变黄,导致死亡。部分作物可以代谢灭草松,使之快速降解为无活性物质。

  灭草松在常见作物上的使用技术

  水稻

  水稻田由于多年使用磺酰脲类、酰胺类除草剂,导致阔叶杂草抗药性起来很快,旱地杂草逐步进入水田。目前高效除草剂成分主要有灭草松、恶草酮、丙炔恶草酮、唑草酮等与磺酰脲类无交互抗性的化合物,东北地区主要耐抗磺酰脲类的难治杂草有:雨久花、慈姑、长瓣慈姑、泽泻、萤蔺、牛毛毡等。长江及以南地区耐抗磺酰脲类的主要难治杂草有:鸭舌草、耳叶水苋、陌上菜、节节菜等。灭草松在直播田、插秧田均可使用,防除三棱草、阔叶杂草,一定要等杂草出齐、排水后喷雾,均匀喷在杂草茎叶上,两天后灌水,效果显着,否则影响药效。灭草松对水稻,在生产中常与2甲4氯混合使用,一般各用常用量的一半能药效,提高性,降低成本。

  使用方法:水稻旱育秧、湿润育秧田:  100-150ml/亩。水稻移栽田、水稻直播田:166-200ml/亩。

  施药时期: 苗后早期,杂草 2-6 叶。秧田水稻4叶期以后,移栽田插后20-30 天,直播田播后30-40天。施药前排水,使杂草全部露出水面,选高温、无风、晴天喷药。施药后4-6小时药剂可渗入杂草体内。施水药后1-2天再灌水入田,保水1周。

  花生

  花生田除草可在杂草2~5叶期施药,用48%灭草松水剂133~200ml/亩,兑水30千克,茎叶处理,防除花生田阔叶杂草反枝苋、马齿苋及莎草等具有很好的效果。灭草松对花生对产量无影响。可以用于花生的任何生长期,但早期的使用更有效更经济。花生田防除香附子使用(10%精喹禾灵+20%乙羧氟草醚+240g/L甲咪唑烟酸)效果,但是残效期比较长。其次是灭草松,缺点是是不死根,优点就是、性好。注意:48%水剂用量≥200ml/亩,对花生易产生药害,表现为叶片出现灼烧状干枯斑块,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对花生新出叶片无不良影响。

  玉米及玉米套种

  由于玉米田苗前酰胺类除草剂和苗后烟嘧磺隆类除草剂多年大量单一使用,人为地选择了杂草生长,以前一些不常见的阔叶杂草与莎草发展越来越壮大,香附子、田旋花、刺儿菜、马齿苋、苣荬菜等恶性杂草不断涌现。灭草松、唑草酮等触杀性除草剂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具有很好的活性,同时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仅为几小时,对下茬作物非常。

  葫芦科蔬菜(瓜类蔬菜)

  防除瓜类蔬菜的阔叶杂草,主要应在播后苗前使用乙氧氟草醚、异丙甲草胺等药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瓜菜生长期,没有太好的有效的药防除阔叶杂草,在掌握用药经验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灭草松除草。喷雾器需要带保护罩,以免喷到作物叶片。灭草松是触杀型除草剂,药剂喷到的才会死亡,不会造成作物整株死亡。苗后防除阔叶杂草,建议使用灭草松与烯草酮(或精喹禾灵)复配禾阔双除。

  以上就是有关灭草松的相关内容,希望那个可以帮助有疑惑的朋友们排忧解惑。


回答者:小琪 时间:2021/3/25

0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