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资问答 > 农资 > 农药 > 氟节胺与多效唑优缺点对比,两个都加磷酸二氢钾效果会不会更好?

氟节胺与多效唑优缺点对比,两个都加磷酸二氢钾效果会不会更好?

提问时间:2021/4/2匿名 | 分类:农资 | 浏览1182次
1个回答

对于控梢剂,未来农人建议大家选用正规厂家产品,一般使用的药剂为多效唑或氟节胺,到底是使用多效唑还是氟节胺呢?下面来聊聊这两个药剂的优缺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多效唑

  一、多效唑,控梢的生长调节剂

  多效唑的微三唑类生长调节剂,主要功能是抑制赤霉素合成,降低生长素水平,减缓新梢萌发和抽生,多效唑对于已抽生的夏梢效果较差,一般是在春梢老熟后施药,多效唑一般是配合纯磷酸二氢钾使用,一般来说使用25%多效唑400-500倍,加上磷钾二氢钾500倍,对于夏梢控制效果不错,一般控梢时间长达20天,15天后可以再喷施一次,浓度不建议随意增加。

  多效唑 一般在夏梢零星萌发时开始使用,如果夏梢萌发较多,需要先抹芽再喷施药剂。

  多效唑 缺点与不足:

  、多效唑药效随新梢长度增加而减弱,在新梢抽发3cm以下使用;

  、不同温度、不同树势、不同砧木等因素都会对多效唑的药效造成影响;

  、内吸传导至根部,抑制侧根生长,高浓度易对新梢和老叶产生药害。

  、其抑制新梢抽发生长速度的同时,对幼果的发育速度也有相对的控制,但在适宜的浓度下,多效唑对幼果发育的影响是较轻的。有些朋友想浓度高些,控梢效果好些,于是2000斤水,放4瓶25%的多效唑,也就是稀释了250倍,想一次搞定夏梢的这种行为是不行的,合适的浓度是25%的多效唑使用400倍,也就是一瓶1L的打水800斤水。

  、多效唑分解缓慢,易残留,这个是它的缺点,但是也是优点,因为正是这样控梢才会长久些,总是有利也有弊。还有就是7天之内不要喷920、芸苔素内酯、复硝酚钠等。

  二、 氟节胺,又称抑芽敏,控梢时间长一些

  (一)氟节胺的作用机理

  氟节胺是一种低毒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接触兼局部内吸的特点。

  氟节胺与植物生长点细胞的微管蛋白结合,使得动力分子马达无法运送微管蛋白,丧失聚合作用,控制生长点细胞的分裂速度,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

  现广泛应用于棉花、烟草、柑橘和辣椒等作物。

  氟节胺主要抑制植株细胞分裂,从而抑制侧芽生长,控制新梢萌发,促使营养向果实提供。

  氟节胺对于2厘米以下夏梢有效,不能杀已展叶新梢,性较高,也需要春梢老熟,幼果转绿后施药,夏梢萌发前用药可以控梢25天以上。使用浓度为12.5%氟节胺500倍,喷树冠外围即可,不建议和其他药剂一起使用,喷施后一个星期不能使用赤霉素等药剂,20天后可以再喷施一次。

  (二)氟节胺缺点不足:

  、需严格控制用药时期,在春梢叶片未老熟时不能使用,否则会延缓春梢老熟,对嫩梢有一定影响;

  、用药前后7天内避免喷施叶面肥或920、芸苔素内酯、氨基酸叶面肥、尿素、复硝酚钠等,否则会降低药效;

  、氟节胺混配性较差,建议单打,但与多效唑混配药效大大提高。杀虫杀菌剂不能加,磷酸二氢钾看有些说不能加,其实加750倍的磷酸二氢钾是可以的,尤其是第二、三次控梢的时候。

  、可能其有一定的杀梢效果的缘故,有些反应,会有一定的花皮,但是一般来说不会,这种应该是局部药液浓度过高导致的,所以为保障效果与性,必须进行二次稀释保障有效成分的均匀分布!

  这两个一个是靠降低生长素水平抑制梢以及梢的生长速度,一个是通过降低细胞分裂速度来控梢,两个反正都能达到控梢的目的,如果是一控,两个没区别,都能用,二控的话,单用还是多效唑好些,如果是配合磷酸二氢钾的话,那两个也都可以选。

  如果长期使用多效唑,连续3年的,可以使用下氟节胺,避免抑制过度,影响秋梢的抽发,或者果实的膨大。

  还有就是有些幼梢出来,想要防控下木虱等虫害,加入杀虫剂时,可选择多效唑,杀菌剂一般就不建议加了。有些果实不够大,不够绿,叶片不够健康的,想加入叶面肥之类的,就建议使用混配性好的多效唑。

  以上就是有关氟节胺与多效唑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有疑惑的朋友们排忧解惑。


回答者:小琪 时间:2021/4/2

0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