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干叶子”,各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和茎,卷须及花梗受害较少,低温高湿环境易引发为害。高温高湿易导致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农事操作可加快病害传播。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早期症状相似,不易识别。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有什么区别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叶背面产生水浸状、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病斑,清晨有露水时较明显,露水消失后隐退,叶正面产生淡黄色病斑,逐渐扩展成多角形水浸状斑,之后叶背面产生霜霉病黑色霉层。田间观察,黄瓜苗期子叶发病严重,发病叶背面凹陷、叶正面出现褪绿斑,后逐渐变成灰褐至黄褐色坏死斑,多角形,随病情发展多个病斑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大斑,终致叶片枯死。抗病品种病斑扩展缓慢,病斑较小,呈多角形或圆形,背面霉层稀疏或没有。有的叶片从叶缘开始出现扩展斑,不受叶脉的限制。病情得到控制时病斑呈浅褐色干枯斑。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黄瓜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发病在叶脉间,发病初期为水浸状褪绿色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呈多角形,黄褐色。叶背病斑溢出白色菌浓,病斑后期干燥时常穿孔或破碎。严重时叶柄、卷须、果实和茎蔓也可受害,病斑沿茎沟纵向扩展,形成条斑,严重时病茎纵向开裂。瓜条受害有臭味。
两种病害的区别
前者病斑较大,颜色较深,黄褐色,不穿孔;后者病斑较小,颜色较浅,浅褐色或灰白色,质脆易破裂穿孔。
前者潮湿时叶背病斑上产生黑紫色或灰黑色霉层;后者潮湿时叶背病斑上溢出白色菌液(菌浓),干后留下白痕。
摘下病叶对太阳光观察,前者病斑无透光感,后者有明显透光感。
前者不为害瓜条;后者可为害瓜条,产生水浸状、近圆形病斑,扩展后可连片成不规则形,病斑中间常产生裂纹,潮湿时病斑产生菌浓,病斑向瓜条内部扩展,维管束附近的果肉变色,病瓜后期腐烂有臭味。在症状拿不准时可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即将病叶取下,放在一个干净的塑料袋中稍撒些水,于15℃~20℃下过夜,第二天若背面病部无黑霉产生而有菌浓溢出就是细菌性角斑病,有黑霉产生就是霜霉病。若即无黑霉也无菌浓,有可能是生理性充水。
以上就是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相关介绍,如果还想知道更多的农业资讯,请多多关注huobao3456tv,提供一手农业信息!
回答者:宇博 时间:2021/8/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