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资问答 > 农资 > 农药 > 水稻用烯唑醇需留心哪些问题?

水稻用烯唑醇需留心哪些问题?

提问时间:2011/11/11匿名 | 分类:农资 | 浏览1105次
3个回答

水稻用烯唑醇需留心下面几点问题:

烯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水稻后期综合症均有一定的防效。但农民朋友在使用中要注意用药时间和用药量。应在早稻、单季稻和连作晚稻的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阶段转换期,即产量形成期喷药。具体掌握在发病初期,即丛发病率10%左右或株发病率1%左右,或在水稻幼穗分化初期次用药,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克或1000倍液喷雾,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第二次在抽穗前7天左右,用相同浓度再喷雾一次,并及时喷施壮穗灵能强化农作物生理机能,提高受粉、受精、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

回答者:董丹 时间:2011/11/11

0

烯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水稻后期综合症均有一定的防效。但农民朋友在使用中要注意用药时间和用药量。应在早稻、单季稻和连作晚稻的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阶段转换期,即产量形成期喷药。 具体掌握在发病初期,即丛发病率10%左右或株发病率1%左右,或在水稻幼穗分化初期次用药,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克或1000倍液喷雾,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第二次在抽穗前7天左右,用相同浓度再喷雾一次,并及时喷施壮穗灵能强化农作物生理机能,提高受粉、受精、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

回答者:小贺 时间:2017/5/24

0

水稻分蘖末期足量施用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三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甲·丙环唑等三唑类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稻基部节间的长度,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在这些三唑类药中,戊唑醇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丙环唑、苯甲·丙环唑、己唑醇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在水稻分蘖末期每亩用戊唑醇纯药10克加水喷雾,通常能起到较好的防倒作用,苗壮的田块戊唑醇纯药亩用量加至15~20克也是可以的。水稻分蘖末期也是用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这样施药同时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另外,戊唑醇等三唑类药对延长水稻叶片功能期和增强叶片光合作用也有较好的效果。

防止水稻倒伏,还应从播栽期确定适宜的用种量和基本苗,水稻拔节后群体过大容易倒伏;合理施肥,适量施用氮肥,合理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浅水勤灌,合理管理水层;适时晒田,在水稻分蘖末期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水稻根系活力,使稻苗健壮稳长。

回答者:刘宽 时间:2017/6/13

0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5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