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霜霉病用农药防治的措施:
分苗和定植时,淘汰病株。实行轮作,合理密植,勤中耕,多松土,加强放风降湿,科学浇水,注意排渍,及时摘除病叶。发病前或病害刚发生时,喷2%抗霉菌素水剂150倍液,隔4~5天喷1次,连喷3~4次。保护地莴苣发病前可用30%或45%百菌清烟剂,发病初期可用25%霜霉清烟剂,每亩每次用250克,傍晚进行,分放4~5个点,点燃冒烟后密闭棚室烟熏防治。7天熏1次,连熏4~5次,不能间断。发病前还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病害刚发生时用7%防霉灵粉尘剂,每亩每次用1公斤,早晚喷。7天1次,连喷4~5次。
回答者:刘银银 时间:2012/11/19
0
防治莴笋霜霉病宜采取以加强农业管理为主,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
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选种抗病品种一般茎、叶颜色较深绿的品种抗病性较强。
2.加强栽培管理收获后种植前搞好清园,深耕晒田,提高和整平畦面以利排水降湿,防止漫灌。适度密植,勤除畦面杂草。发病初期及时下部病残叶,适当增施磷钾肥。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喷下列药剂:
(1)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2)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30%氧氯化铜悬浮剂500倍液。
(4)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
(5)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上述药剂交替使用。
回答者:刘宽 时间:2017/4/27
0
一、症状
幼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成株期发病为重,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呈黄绿色,无明显边缘,后扩大,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叶片背面生白色霉状物。本病多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渐向上蔓延,后期病斑变为黄褐色,常常多个病斑连成一片,导致叶片干枯。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及卵孢子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或潜伏在种子上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通过雨水反溅、气流及昆虫传播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叶片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病菌侵染后出现病斑,在受害的部位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病菌喜低温高湿的环境,适宜发病温度范围1~19℃;适发病环境,温度为15~17℃,相对湿度90%以上;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发病潜育期3~5天。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茬口轮作:重发病地块提倡与禾本科作物2~3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3、药剂拌种。可选用25%甲霜灵,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0.4%。
4、加强管理。合理密植,合理肥水,增强田间通风透光,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收获后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销毁,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
5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用药间隔期7~10天,连续喷雾防治2~3次。药剂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回答者:晶晶 时间:2017/5/25
0
莴苣霜霉病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产生淡黄色近圆形病斑,以后扩展时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且病叶由下往上发展。潮湿时,叶子背面病斑上长有白霉。严重时,还可蔓延到叶子正面,也长有白霉。后期病斑变为黄褐色,病重时多数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发黄干枯,茎表面变褐变黑,甚至整株腐烂。低温高湿条件有利于霜霉病发生,种植过密、群体过大、氮肥施用过多、通风透光不良的田块发病重。防治莴苣霜霉病宜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
1、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选种抗病品种。一般根、茎、叶带紫红色或深绿色品种较抗病。
(2)实行轮作。重病田应与非菊科蔬菜轮作3年以上,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3)加强栽培管理。分苗和定植时,淘汰病株。合理密植,勤中耕,多松土,加强放风降湿,科学浇水,注意排渍。及时下部病残叶。适当增施磷钾肥。
回答者:晶晶 时间:2017/6/6
0
莴苣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病害发生初期,先在植株下部叶片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叶背面长有白色霉层,逐渐向上发展蔓延,后期病斑变黄褐色,病重时多数病斑联成一片,叶片发黄干枯,发展到莴苣表面变褐变黑,甚至整株腐烂。
防治方法:播种前可用0.3%~0.4%的福美双拌种或用0.2%~0.3%的甲霜灵拌种处理,杀灭种子表面所带病菌,减少侵染源。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控制病菌蔓延。药剂防治,可用75%达克宁500倍或72%霜脲锰锌600倍,或64%杀毒矾500倍或69%唏酰吗啉700倍进行喷雾防治,5~7天一遍,连喷2~3次。
回答者:小贺 时间:2017/12/4
0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