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的种植面积一直没减少过,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反季节栽培蔬菜,面积不断扩大,反季节栽培蔬菜有很多的方式,小编总结如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越冬栽培:利用风障、塑料棚于冬前栽培耐寒性蔬菜,在保护设备下越冬,早春提早收获,如风障根茬菠菜、韭菜等,大棚越冬菠菜、油菜、芫荽,中小棚的芹菜、韭菜等。
2.早熟栽培:利用保护设备进行防寒保暖、提早定植,以获得早熟产品。
3.延后栽培:夏季播种,秋季在保护设备内栽培,以延长蔬菜的生育期及供应期。
4.炎夏栽培:高温多雨季节利用荫樟、荫棚等进行遮荫、降温、防雨等保护措施,于炎夏进行栽培。
5.促成栽培:寒冷季节利用温室进行加温栽培,以使产品促成。
6.软化栽培:利用软化室或其它软化方式栽培。
以上是反季节蔬菜栽培的种类,大家可以借鉴。
回答者:荆丹花 时间:2013/9/3
0
(一)地点选择
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地区,要求选择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处于平原区域低海拔或丘陵的地方,水源方便,土壤条件适宜,并尽可能有挡风屏障(如北面高山屏障或其它建筑物),避免冷风直接袭击。
(二)品种选择
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要选择耐寒、抗病性强、早熟的品种,秋延后品种还要求苗期耐热。如辣椒有更新4号、更新5号、湘研9号辣椒、湘研10号辣椒、湘研11号辣椒、广椒2号、辣优4号,茄子有丰茄1号、丰茄2号,黄瓜有津杂三号黄瓜、津杂4号黄瓜、津春4号黄瓜,早青一代西葫芦等都是良好的保护地栽培品种。
(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冬季大棚蔬菜保温防寒
营养钵育苗: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夜晚保温护根的作用,在阳畦内摆上塑料营养钵育苗,外界气温在-10℃左右时,畦内温度在6~7℃,营养钵内温度在10℃左右,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配制热性营养土:鸡粪是热性粪肥,牛粪是黏液丰富的透气性粪肥,二者腐熟后各取20%,拌细土60%。这样的营养土吸热生热性能好,秧苗生态环境佳,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植株耐冻健壮。
分苗时用生根素灌根:生根素是用钙、磷、锌等与长根有关的几种营养元素合理配制而成的。钙决定根系的粗度,磷决定根系数目,锌决定根系的生长速度和长度。使用生根素后,根系可增加70%左右,深根增加25%。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不会因缺水缺素造成抗寒性差而秧蔓了。
足水保温防冻害:水分比空气的比热高,散热慢。冬季室内土壤含水量适中,耕作层孔隙裂缝细密,根系不悬空,土壤保温,根系不受冻害。所以秧苗冻害多系缺水所致,因此,冬前浇足水或选好天气(20℃以上可浇水)灌足水可防冻害。
中耕保温防寒:地面板结,白天热气进入耕作层受到限制,土壤贮存热能少,加之板结土壤裂缝大而深,团粒结构差,前半夜易失热,后半夜室温低,易造成冻害。进行浅中耕可破地面、合裂缝,既可控制地下水蒸腾带走热能,又可保墒、保温、防寒、保苗。
叶面喷营养素抗寒:冬季气温低、光照弱,根系吸收能力弱,叶面上喷光合微肥,可补充根系因吸收营养不足而造成的缺素症。叶面喷米醋可抑菌驱虫,与白糖和过磷酸钙混用,可增加叶肉含糖度及硬度,提高抗寒性。冻害后叶面呈碱性萎缩,喷醋可缓解危害程度。宜用100~300倍液,少用或不用生长类激素,以防降低抗寒性。
晴天反复放风炼苗:冬季晴天上午棚内温度可达32℃以上,这时应该反复放风,使室内外温差缩小,使植株缓慢适应环境,健壮生长。谨防一日猛长,十日受寒,造成闪苗和冻害。
补充二氧化碳:碳、氮对作物的增产作用比为1∶1,作物对碳、氮比的需要量为30:1,目前广大农民都认识了氮的增产作用,却忽视了碳的增产效果。冬季棚室蔬菜易徒长黄化,太阳出来后1小时可将晚上作物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吸收,12时左右便处于碳饥饿状态,气温高时可将棚膜开开合合,放进外界二氧化碳,提高抗性和产量。气温低时闭棚,人为地补充二氧化碳,可增强作物抗寒力,大幅度提高产量。
及时盖苫保温:一般棚室,白天吸热贮温,晚上释放能量占室内总量50%~60%;土壤吸热放热量占20%~30%;空间存热占20%~30%。根据当天气温,盖苫后1小时室温就可能保持到18℃左右。若高于18℃可迟些盖苫,若低于18℃则要早些盖苫。
选用稻草苫:稻草苫导热率比蒲草苫的导热率低,护围防寒性能好,加之稻草苫质地软密,可减少传导失热,室内夜间温度可提高2~3℃。
盖多层膜保温:大棚内育苗,苗床上覆盖薄膜,再于1米高处支撑一小拱棚,晚上在小拱棚外或距大棚内20厘米处,再覆盖一层薄膜。这样不加温也可育成各类秧苗。定植后,地面垄上覆地膜保墒控湿提温,但不要封严地面,留15~20厘米,使白天土壤所贮存热能,晚上通过没覆严的地面向空间慢慢辐射,使早上5~7时温度提高1~2℃。在草苫外覆盖一层膜,或在距膜20厘米处支撑一膜,形成保温隔寒层,可增室温1~3℃。
选用紫光膜:冬季太阳光谱中紫外线只有夏天的5%左右。白膜不能透过紫外线,紫光膜可透过紫外线。紫外线光谱可抑病杀菌,控制植株徒长,促进养分积累。选用紫光膜冬至前后室温比用绿色膜高2~3℃。
电灯补光增温:安装电灯,阴天早晚开灯,给蔬菜秧苗补光3~4小时,加上太阳光每天达到15~18小时光照,每晚关灯6~8小时,让其进行暗化反应,可提高产量10%~40%,缩短营养生长期17~21天。
2、地膜覆盖栽培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具有提高地温,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使土壤疏松,抑制杂草生长,利于根系生长的功效。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早熟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地膜覆盖栽培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要求整地作畦。生育期中一般不进行中耕松土,以地膜与土壤表面紧贴。因此整地时要杂草和残株落叶等杂物,耙碎、整平畦面,呈龟背形,以便拉紧地膜,紧贴地面。
(2)施足基肥。采用地膜覆盖后会给追肥带来困难和不便,因此应在整地时施足以迟效性为主的有机肥,并加入火土灰、草木灰。作畦时一定要形成高畦,以便能贮存较多的有机肥。
播种方式与追肥:采用地膜覆盖时,凡是覆盖后播种的,应用小刀在播种位置划“十”字或横向划“一”字形,然后播种,再用细土覆盖,将播种孔连同地膜一起压紧。如先播种后覆盖地膜的,在种子出土后则要及时破膜放苗。采用育苗移植的瓜类、茄果类蔬菜,可先定植,然后用打好孔的地膜套盖幼苗,或采用先覆盖地膜然后打孔定植的方法。地膜覆盖后,要把膜的边缘用土压实,并在膜上每隔30~40厘米压一土堆或一长条土带,以防大风揭膜。需要追肥时,可在地膜上远离根际的地方打孔浇水肥。
3、冬季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
霜霉病、疫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等,近年来在南方大棚蔬菜上普遍发生为害。尤其以霜霉病和疫病在黄瓜、辣椒等蔬菜上为害较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大棚蔬菜病害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摘除病叶、病枝、病果,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控制浇水,晴天加强通风透气,降低棚内温度;采用配方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高垄窄畦,三沟配套栽培。
(3)药剂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治疫病在发病初期喷药,选用菌立停、安克、品润、铜高尚、普力克、克露、甲霜铜、可杀得、大生富等农药,茎基部和根部发病可用粗水喷雾及淋兜;嫩茎或叶片发病采用喷雾;兼治褐斑病、炭疽病等。用甲霜磷、农抗120、乙磷铝等药剂防治霜霉病和白粉病。用灰克、速克灵、扑海因等防治灰霉病。
(4)及时做好病害的监测和发生期预报。
4、其它相关的措施
保花保果技术。如番茄低温期开花,可用2。4—D或防落素以10~20PPM浓度涂花或喷花,防止落花,提高坐果率和果实产量。多施有机肥和火土灰、草木灰等,有足够养分和钾肥,增强蔬菜防寒能力。定植后在植株周围覆盖禾草,可起保温作用。辣椒等作物在苗期用0.2%B9喷施叶面,可使叶片浓绿,叶肉厚,茎粗壮,植株变矮,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回答者:小杨 时间:2017/5/15
0
反季节蔬菜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从遥远地区运送过来的蔬菜;二是从冷库里运出来的应急储备菜;三是消费者印象深刻的大棚蔬菜。
专家表示,类,如果蔬菜是从南方运来的,那么虽然对食用地来说是反季的,但在食物的生产地实际上是应季的,不存在反季的问题。
第二类应急储备的反季蔬菜并不多见,因为适于长期储存的蔬菜并不多。其中“出镜”频率的就是蒜薹了,每年四五月份,这种生产大蒜时的副产品会蜂拥上市,储藏起来,待到冬日投放就成了反季节蔬菜。
第三类其实是市民容易碰到的一类,特别是那些顶着“本地出产”名号的大棚菜,这些蔬菜就是名副其实的反季节蔬菜了。随着大棚种植技术的成熟和相关生产费用的降低,只要温度和湿度,蔬菜们也不介意在隆冬时节伸枝展叶,开花结果。由于现代物流的发达,被大家视为反季节蔬菜主力的大棚蔬菜也不一定是本地出产。
回答者:小贺 时间:2017/6/15
0
冬季生产反季节蔬菜,是蔬菜周年供应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是指春夏蔬菜秋延后及春季提前生产,种植时必须采取防寒措施,达到提早上市目的。
(一)地点选择
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地区,要求选择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处于平原区域低海拔或丘陵的地方,水源方便,土壤条件适宜,并尽可能有挡风屏障(如北面高山屏障或其它建筑物),避免冷风直接袭击。
(二)品种选择
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要选择耐寒、抗病性强、早熟的品种,秋延后品种还要求苗期耐热。如辣椒有更新4号、更新5号、湘研9号辣椒、湘研10号辣椒、湘研11号辣椒、广椒2号、辣优4号,茄子有丰茄1号、丰茄2号,黄瓜有津杂三号黄瓜、津杂4号黄瓜、津春4号黄瓜,早青一代西葫芦等都是良好的保护地栽培品种。
(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冬季大棚蔬菜保温防寒
营养钵育苗: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夜晚保温护根的作用,在阳畦内摆上塑料营养钵育苗,外界气温在-10℃左右时,畦内温度在6~7℃,营养钵内温度在10℃左右,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配制热性营养土:鸡粪是热性粪肥,牛粪是黏液丰富的透气性粪肥,二者腐熟后各取20%,拌细土60%。这样的营养土吸热生热性能好,秧苗生态环境佳,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植株耐冻健壮。分苗时用生根素灌根:生根素是用钙、磷、锌等与长根有关的几种营养元素合理配制而成的。钙决定根系的粗度,磷决定根系数目,锌决定根系的生长速度和长度。使用生根素后,根系可增加70%左右,深根增加25%。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不会因缺水缺素造成抗寒性差而秧蔓了。
保温防冻害:水分比空气的比热高,散热慢。冬季室内土壤含水量适中,耕作层孔隙裂缝细密,根系不悬空,土壤保温,根系不受冻害。所以秧苗冻害多系缺水所致,因此,冬前浇足水或选好天气(20℃以上可浇水)灌足水可防冻害。
中耕保温防寒:地面板结,白天热气进入耕作层受到限制,土壤贮存热能少,加之板结土壤裂缝大而深,团粒结构差,前半夜易失热,后半夜室温低,易造成冻害。进行浅中耕可破地面、合裂缝,既可控制地下水蒸腾带走热能,又可保墒、保温、防寒、保苗。
叶面喷营养素抗寒:冬季气温低、光照弱,根系吸收能力弱,叶面上喷光合微肥,可补充根系因吸收营养不足而造成的缺素症。叶面喷米醋可抑菌驱虫,与白糖和过磷酸钙混用,可增加叶肉含糖度及硬度,提高抗寒性。冻害后叶面呈碱性萎缩,喷醋可缓解危害程度。宜用100~300倍液,少用或不用生长类激素,以防降低抗寒性。
晴天反复放风炼苗:冬季晴天上午棚内温度可达32℃以上,这时应该反复放风,使室内外温差缩小,使植株缓慢适应环境,健壮生长。谨防一日猛长,十日受寒,造成闪苗和冻害。
补充二氧化碳:碳、氮对作物的增产作用比为1:1,作物对碳、氮比的需要量为30:1,目前广大农民都认识了氮的增产作用,却忽视了碳的增产效果。冬季棚室蔬菜易徒长黄化,太阳出来后1小时可将晚上作物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吸收,12时左右便处于碳饥饿状态,气温高时可将棚膜开开合合,放进外界二氧化碳,提高抗性和产量。气温低时闭棚,人为地补充二氧化碳,可增强作物抗寒力,大幅度提高产量。
及时盖苫保温:一般棚室,白天吸热贮温,晚上释放能量占室内总量50%~60%;土壤吸热放热量占20%~30%;空间存热占20%~30%。根据当天气温,盖苫后1小时室温就可能保持到18℃左右。若高于18℃可迟些盖苫,若低于18℃则要早些盖苫。
选用稻草苫:稻草苫导热率比蒲草苫的导热率低,护围防寒性能好,加之稻草苫质地软密,可减少传导失热,室内夜间温度可提高2~3℃。
盖多层膜保温:大棚内育苗,苗床上覆盖薄膜,再于1米高处支撑一小拱棚,晚上在小拱棚外或距大棚内20厘米处,再覆盖一层薄膜。这样不加温也可育成各类秧苗。定植后,地面垄上覆地膜保墒控湿提温,但不要封严地面,留15~20厘米,使白天土壤所贮存热能,晚上通过没覆严的地面向空间慢慢辐射,使早上5~7时温度提高1~2℃。在草苫外覆盖一层膜,或在距膜20厘米处支撑一膜,形成保温隔寒层,可增室温1~3℃。
选用紫光膜:冬季太阳光谱中紫外线只有夏天的5%左右。白膜不能透过紫外线,紫光膜可透过紫外线。紫外线光谱可抑病杀菌,控制植株徒长,促进养分积累。
回答者:宇博 时间:2017/12/31
0